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行业资讯 >

News Center

行业资讯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 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发布日期:2021-11-05 10:18:53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
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委托单位: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新埂村村民委员会
承担单位:苏州正域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2021 年 10 月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服务承诺
本单位(调查单位)承诺对本项目调查报告保密,未经委托单位
许可,不会将相关资料透露给媒体或任何第三方。有关本项目的档案
资料只针对持有委托单位介绍信或授权的部门开放。
本报告是基于现有的资料、数据、工作范围、调查现场的条件
以及目前获得的调查事实而做出的专业评价,现有条件下所采集的
样品可初步反映该地块的总体质量情况。对于本次调查项目地块外
区域暂不作调查。本报告的文件和内容仅限本项目的委托单位使
用,任何其他单位因使用本报告或者报告中的调查监测结果、结论
或建议而产生的风险由其自行负责。
苏州正域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二〇二一年十月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
况初步调查报告
责任表
项目名称: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
调查报告
委托单位: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新埂村村民委员会
承担单位:苏州正域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调查执行、报告撰写 包焱 工程师
报告校核 赵赛凤 工程师
报告审定 隋学权 高级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 包焱 工程师 签名:
发布日期 2021 年 10 月
单位盖章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目录
摘 要....................................................................................................................1
1 概述.....................................................................................................................3
1.1 项目背景.................................................................................................3
1.2 调查目的和原则.....................................................................................3
1.3 调查范围.................................................................................................4
1.4 编制依据.................................................................................................6
1.5 调查内容与程序......................................................................................8
1.6 调查执行说明与结果...........................................................................10
2 地块基本情况...................................................................................................13
2.1 区域环境概况........................................................................................13
2.2 地块地理位置.......................................................................................16
2.3 地块使用历史........................................................................................26
3 污染识别及分析..............................................................................................30
3.1 场地平面布置.......................................................................................32
3.2 企业生产概况.......................................................................................33
3.3 场地主要污染物排放............................................................................35
3.4 场地地下管网分布................................................................................36
3.5 场地人员访谈及现状踏勘...................................................................36
3.6 场地内潜在污染源分析.......................................................................43
3.7 场地外潜在污染源分析.......................................................................44
3.8 第一阶段调查结论与分析...................................................................45
4 初步采样分析方案...........................................................................................49
4.1 采样方案................................................................................................49
4.2 分析检测方案........................................................................................59
5 样品采集和现场检测.......................................................................................66
5.1 采样准备................................................................................................66
5.2 土壤样品采集........................................................................................67
5.3 地下水采集............................................................................................73
5.4 实际采样情况........................................................................................84
I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5.5 现场快速筛测........................................................................................86
5.6 样品保存与流转....................................................................................90
5.7 质量控制................................................................................................94
5.8 安全防护................................................................................................96
6 地块环境质量评估...........................................................................................98
6.1 地块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98
6.2 检测结果分析......................................................................................100
7 结论和建议.....................................................................................................116
7.1 结果与结论.........................................................................................116
7.2 建议.....................................................................................................117
7.3 不确定性分析.....................................................................................118
8 附件.................................................................................................................121
II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摘 要
受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新埂村村民委员会委托,苏州正域地理信息科技有限
公司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等相关技术导
则对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了解现有场
地是否存在污染及污染物的种类等问题。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位于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新埂村 6
组,总占地面积约为 1387.39 m2。苏州正域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于 2021 年 7
月对场地进行现场踏勘并编制了调查技术方案,依据调查技术方案对场地进行土
壤、地下水采样工作。
采样检测主要工作内容
本次调查共布设土壤采样点 3 个,地下水采样点 2 个,土壤机器钻孔采样深
度为 6.0 m,每个点位采集 9 个不同深度的土壤样品,共采集 27 个土壤样品,每
个点位筛选送检 3 个样品至第三方实验室检测。地下水井钻井深度应根据监测目
的、所处含水层类型及其埋深和相对厚度来确定,至少在浅层地下水埋深以下 2m,
但不可穿透浅层地下水底板。本次调查在地块区域内安装 2 口地下水监测井,深
度为地面以下 6.0 m。
本次场地环境调查共送检了 10 个土壤样品(包含 1 个平行样),3 个地下
水样品(包含 1 个平行样)送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检测。检测项目包括 pH 值、重
金属和无机物(砷、镉、六价铬、铜、铅、汞、镍)共 7 项、VOCs 类共 27 项、
SVOCs 类共 11 项、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
土壤质量情况
地块规划为公共服务用地,土壤质量评估采用《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
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用地土壤筛选值对土壤污
染指标进行评估。
土壤样品检出项目包括:pH 值、砷、镉、铜、铅、汞、镍、可萃取性石油
烃(C10-C40)。pH 值范围为 7.38~8.05,铜检出浓度范围为 19~30 mg/kg,镍检
出浓度范围为 26~38 mg/kg,铅检出浓度范围为 29.97~58.49 mg/kg,镉检出浓度
范围为 0.05~0.10 mg/kg,汞检出浓度范围为 0.019~0.113 mg/kg,砷检出浓度范围
为 5.627~13.379 mg/kg。其他 SVOCs、VOCs 均未检出,可萃取性石油烃(C10-
1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C40)检出浓度范围为 13~32 mg/kg,上述检出指标均未超过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地下水质量状况
地下水质量评估采用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规定的 IV
类标准等相关标准对地下水污染指标进行评估。
地下水样品检出项目为砷、汞、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pH 值为 7.4~7.6,
砷检出浓度为 0.9~1.9 μg/L 之间,汞检出浓度为 0.44~0.46 μg/L 之间,可萃取性
石油烃检出浓度为 0.29~0.35 mg/L 之间,检出浓度均未超过相关地下水环境质量
标准限值,SVOCs、VOCs、其余重金属均未检出。
结论与建议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表明:根据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
一类用地土壤筛选值、《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IV 类标准等相
关标准,场地内土壤及地下水检测指标均未超过筛选值,无需进行下一步的详细
调查和风险评估等工作。
该地块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质量符合《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
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规定的第一类用地及《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IV 类水等相关要求,符合公共服务用地要求,无需下一步
开展详细采样分析及风险评估等工作。
2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1 概述
1.1 项目背景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位于苏州市相城区望亭
镇新埂村 6 组,总占地面积约为 1387.39 平方米,地块西侧为空地,
南侧为不知名河流,东侧为空地,北侧为空地。该调查地块在历史上
为农田,2002 年至 2006 年为苏州平华服饰有限公司使用用地,2006
年起至今为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使用用地,现规划为公
共服务用地,为第一类用地性质。根据《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
发[2016]31 号)、《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苏政发[2016]169
号)以及《苏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苏府[2017]102 号)、
《区政府关于印发相城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相政发
〔2017〕48 号)等文件规定,土地利用性质发生变化或者土地责任主
体发生改变时,需委托专业单位对本项目地块进行调查,判断是否满
足地块规划用途的环境质量要求。本调查地块需判断是否满足第一类
用地土壤及地下水环境质量要求。
受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新埂村村民委员会委托,苏州正域地理信
息科技有限公司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
(HJ25.1-2019)等相关技术导则与规范开展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
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以查明地块是否存在污染,
为地块的安全利用提供依据。
1.2 调查目的和原则
1.2.1 调查目的
本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目的是初步确定项目场地的土壤
与地下水环境质量状况,明确是否需要开展后续详细调查与风险评估
工作,为明确是否符合公共服务用地提供参考依据。
3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本次调查地块因退地需要,需对地块内土壤及地下水环境污染状
况进行调查,根据现状规划,调查地块用途规划为公共服务用地。故
需明确场地是否满足公共服务用地使用要求,即选用《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第一类
用地筛选值进行评价。
1.2.2 调查原则
针对性原则:针对场地的特征和潜在污染物特性,进行污染浓
度和空间分布的初步调查,为场地的环境管理以及下一步可能需要
的环境调查提供依据。
规范性原则:采用程序化和系统化的方式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
查工作,尽力保证调查过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可操作性原则:基于当前的场地环境调查技术装备水平,结合
现阶段场地实际情况,使调查过程切实可行。
1.3 调查范围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位于苏州市相城区望亭
镇新埂村 6 组,总占地面积约为 1387.39 平方米,地块西侧为空地,
南侧为不知名河流,东侧为空地,北侧为空地。地块中心点坐标为东
经 120°27'18.81",北纬 31°26'27.03"。地块所在地理位置见图 1.3-1。
地块范围和拐点见图 1.3-2,拐点坐标见表 1.3-1。
4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1.3- 1 地块所在地理位置
1.3- 2 项目地块调查范围图
1.3- 1 项目地块范围边界拐点坐标
点位编号 X(北坐标) Y(东坐标)
J1 3479958.857 40543267.512
J2 3479969.995 40543297.135
J3 3479970.196 40543318.896
J4 3479961.282 40543318.981
J5 3479961.082 40543297.220
5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J6 3479954.670 40543294.180
J7 3479920.496 40543289.276
J8 3479925.087 40543260.442
注:本项目调查定位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拐点数据为现场测量。
1.4 编制依据
1.4.1 法律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年 4 月 24 日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 年 1 月 1 日实
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 年 6 月 27 日第二
次修正);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 年 11
月 7 日修订);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 年 6 月 21 日国务院
第 177 次常务会议通过,自 2017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
➢ 《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境保护部令第
42 号);
➢ 《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8 年 3 月 28 日
第三次修正)。
1.4.2 相关规定与政策
➢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 号);
➢ 《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苏政发[2016]169 号);
➢ 《苏州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苏府[2017]102 号);
➢ 《区政府关于印发相城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相
6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政发〔2017〕48 号)。
1.4.3 技术导则
➢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
➢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9);
➢ 《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HJ
1019-2019);
➢ 《场地环境评价导则》(DB11/T 656-2009)。
1.4.4 标准文件
➢ 《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2018);
➢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
➢ 《Regional Screening Level (RSL) Summary Table (TR=1E-06,
HQ=1) May 2021;
➢ 《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
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
(试行)》。
1.4.5 规范文件
➢ 《工业企业场地环境调查评估与修复工作指南(试行)》(2014
年 11 月);
➢ 《土壤质量 城市及工业场地土壤污染调查方法指南》(GBT
36200-2018);
7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 《污染场地术语》(HJ 682-2014);
➢ 《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工作指南》(2019 年 9 月);
➢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GB/T
14158-93);
➢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
➢ 《关于发布〈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的公告》
(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7 年 第 72 号);
➢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
➢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
➢ 《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3-2009)。
1.4.6 其他材料
➢ 《苏地 2017-WG-14 号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
2017-G-568);
➢ 《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控制性详细规划》;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1.5 调查内容与程序
1.5.1 调查内容
本次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污染状况调查按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
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
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9)等相关技术文件开展,主
要工作内容包括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和采样检测,具体
调查方法如下:
(1)收集并审阅场地环境相关的历史活动与环境管理文件资
8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料;
(2)与对场地现状或历史知情人士进行访谈,了解潜在污染状
况;
(3)对现场进行踏勘,了解潜在土壤地下水环境污染区域以及
周边土地利用情况;
(4)对收集的资料、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结果进行分析,制定
调查方案;
(5)现场土壤和地下水样品采集、运输、保存及实验室检测;
(6)审核实验室的检测分析结果,判断调查地块是否满足规划
用地环境质量要求,是否需要开展下一步调查工作;
(7)编制报告。
1.5.2 调查程序
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所
规定的场地环境调查工作程序,如图 1.5-1 所示。此次调查流程包括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初步采样分析。
9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1.5-1 调查工作流程图
1.6 调查执行说明与结果
1.6.1 调查执行说明
调查报告提出者: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新埂村村民委员会。
调查执行者:苏州正域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报告撰写者:苏州正域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10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地下
水。
调查范围: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红线范围
内,具体以该地块规划控制图为准,占地面积为 1387.39 m2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具体执行情况如表 1.6-1 所示。
1.6-1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执行情况
序号 工作环节 工作时间 工作内容
1 资料收集 2021 年 7 月 23 日-26 日 现场踏勘与人员访谈,了解地块历史与
现状,了解邻近地块用途
2 方案制定 2021 年 7 月 27 日-30 日 确定布点采样方案和检测指标
3 现场采样 2021 年 7 月 31 日-8 月 9 日 采集土壤和地下水样品
4 检测分析 2021 年 7 月 31 日-25 日 委托检测机构对样品进行检测
5 报告编写 2021 年 8 月 9 日-25 日 汇总资料与数据分析,编写调查报告
6 评审申请 2021 年 8 月 26 日-9 月 23 日 向主管部门提交资料,准备评审
1.6.2 调查结果
1、布点采样
本地块共布设土壤采样点 3 个,地下水采样点 2 个;共送检土壤
样品 10 个(含 1 个平行样)、地下水样品 3 个(含 1 个平行样)。
2、检测项目
土壤及地下水检测项目为 GB366000-2018 表 1 中 45 项基本指
标、pH 值和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GB366000-2018 表 1 中 45
项基本指标如下:
(1)重金属和无机物(7 项):砷、镉、六价铬、铜、铅、
汞、镍。
(2)VOCs(27 项指标):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
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
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
11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
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
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
(3)SVOCs(11 项指标):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
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䓛、二苯并[a,h]蒽、茚并[1,2,3-
cd]芘、萘。
3、检测结果
(1)土壤样品中重金属检出项为 6 项,分别为砷、镉、铜、铅、
汞、镍,可萃取性石油烃有检出。上述检测项目均未超过《土壤环境
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0-2018)
的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2)地下水样品检出项为 4 项,为砷、汞、可萃取性石油烃、
pH 值,未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的 IV 类标
准。
4、调查结论
本地块土壤检测项目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
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的第一类用地土壤筛选
值;地下水检测项目均未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IV 类标准等相关要求。因此,该地块满足公共服务用地的土壤环境
质量要求,无需开展详细采样分析及风险评估等工作。
12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2 地块基本情况
2.1 区域环境概况
2.1.1 地块地理位置
2.1- 1 项目区域位置图
本项目场地位于苏州市相城区。苏州市相城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江
苏省东南部、苏州市区北部,苏州大市市域中心,东邻苏州工业园区,西接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依苏州姑苏区,北与常熟市接壤。地理坐标北
纬 31°20′15.88″~31°33′09.96″,东经 120°15′34.94″~120°49′20.24″,全区总
面积 489.96 平方千米,占苏州全市面积的 5.84%。
截止 2017 年,相城区辖 7 街道 4 镇:元和街道、黄桥街道、太平街道、
北桥街道、漕湖街道、北河泾街道、澄阳街道、渭塘镇、阳澄湖镇、黄埭镇、
望亭镇。1 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 个国家级高新区(筹)、1 个高铁
新城和 1 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其中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辖澄阳街道、北
桥街道、漕湖街道,高铁新城管委会管辖太平街道和北河泾街道。
13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相城区属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地貌以平缓平原为主,自西向东缓慢倾
斜,海拔 3~4 米,阳澄湖一带仅 2 米左右。
2.1.2 地形、地质
相城区地质构造属扬子准地台、下扬子——钱塘褶皱带东部,主要类型
为平原,属太湖流域典型的湖荡网平原、低洼圩田平原、湖滨水网平原,地
形西高东 低,地面高程 3.0~5.0m,地形起伏较小;元和塘西岸多为半高
田,地面高程多 达 4.5m;元和塘东岸多为联圩区,地面高程在 4.0m 上下。
2.1- 2 相城区地形高程示意图
2.1.3 水文条件
苏州市地表水系十分发育,河网密布,河湖水位的变化与降水年际、年
内的变化基本一致。根据苏州市 1919 年至 2003 年大运河水文站资料(黄
海高程),历史最高水位+2.49m(1954.7.28),历史最低水位+0.01m
(1934.8.27),历年平均水位+0.88m。高水位通常出现在 7、8、9 月份,低
水位通常出现在 12、1、2 月份。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苏州市冲湖积平原区历史最高潜水水位约
+2.63 米,潜水位年变幅为 1m~2m,其水位具随季节变化之特征,夏季丰
14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水期水位较高,冬季枯水期水位较低。
相城区水域广阔,占全区总面积 40%,拥有阳澄湖、太湖、漕湖等生态
自然资源,享有“水相城”之称。盛产各类水产品,阳澄湖水产大闸蟹、清水
虾、甲鱼、鳜鱼、白鱼、鳗鱼、莲藕、菱角等被称为“阳澄湖湖八鲜”;阳澄
湖清水大闸蟹闻名海内外,被誉为“中国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之乡”。陆地土壤
肥沃,种植业历史悠久,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等农作物为主。
2.1.4 气候、气象
苏州市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属长江下游季风温湿气候带。据苏州
市气象台统计资料,年平均降水量为 1076mm,降水日 125 天。12 月份降
水量最少,平均降水量 40mm,10 月份降水日最少,平均为 7.8 天。年平均
日照 1965 小时,平均相对湿度 80%,年平均气温 15.8℃。
相城区地处北亚热带南缘,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
和干燥。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春夏之交
多梅雨,夏末秋初多台风。年平均气温:16℃。年平均相对湿度:76%。年
平均风速、风向:2.5/秒,以东南风为主。年平均气压:1016hpa。年无霜日:
300 天。
2.1.5 社会环境
相城区,江苏省苏州市下辖区,位于苏州市中心。相城区地处中国江苏
省东南部,东依阳澄湖和昆山,西衔太湖,北接无锡和常熟,南临苏州古城、
苏州工业园区和高新区。
相城区拥有京沪、苏嘉杭等 3 条高速公路、14 个道口,地理位置优越,
是长三角地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总面积近 490 平方公里,人口近百
万,其中常住人口 73.5 万余人、户籍人口 42.5 万人。
相城历史悠久,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春秋吴国大臣伍子胥在阳澄湖
畔“相土尝水,象天法地”、“相其地,欲筑城于斯”而得名。2001 年 2 月 ,苏
州行政区划调整,原县级吴县市撤销,设立相城区、吴中区。
15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2017 年 12 月 14 日,获评中国工业百强区。2018 年 10 月,入选 2018
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2018 年 10 月 22 日,入选 2018 年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
名单。2018 年 11 月,入选 2018 年工业百强区。2019 年 10 月,成为全国
综合实力百强区排行榜(全国百强区)第 30 名。2019 年 10 月,被评为 2019
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第 56 名。2019 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
2019 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2.2 地块地理位置
本地块位于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新埂村 6 组,总占地面积约为 1387.39
平方米,地块中心点坐标为东经 120°27'18.81",北纬 31°26'27.03"。场地地
理位置见图 2.2-1
2.2- 1 项目场地位置图
2.2.1 地块引用地勘资料分析
由于缺少本项目地块地勘资料,本项目参考调查地块西南侧约 2000
米处《苏地 2017-WG-14 号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17-
16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G-568)进行地质分析,详情见图 2.2-2。
2.2-2 项目地块与参考地勘资料地块距离示意图
2.2.1.1 地质情况分析
根据《苏地 2017-WG-14 号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2017-
G-568)勘探揭露的地层资料分析,拟建场地在 40.30m 深度范围内的地基
土,属第四纪全新世(Q4)及晚更新世(Q3)沉积层,主要由粘性土、粉
土、粉砂组成,呈水平成层分布。经对本次勘探揭露的地层资料分析,按其
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分别编号为第①、②、④、
⑤、⑥、⑧、⑨等 7 个主要层次,其中第②、④、⑤、⑧层根据土性差异
再细分为若干亚层。
各地层分布主要特点简述如下:
第①层素填土,灰黄色,以粘性土为主,局部夹少量碎砖石等建筑垃圾,
土质松散不均匀。层厚在 0.60m~2.40m 之间,平均层厚约为 1.33m。
第②层根据土性差异可划分为两个亚层:
第②1 层粘土,灰黄~褐黄色,含氧化铁结核,具灰色条纹,可塑状态,
中等压缩性,土质均匀。层顶标高在 2.85m~1.09m 之间,层厚在 1.00m~
17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3.20m 之间,平均层厚约为 2.28m,场地内普遍分布。
第②2 层粘土,灰黄~褐黄色,含铁锰质结核,具灰色条纹。可塑~硬
塑状态,中等压缩性,土质均匀。层顶标高在 0.67m~-0.74m 之间,层厚在
1.40m~3.00m 之间,平均层厚约为 2.06m,场地内普遍分布;
第④层根据土性差异可划分为两个亚层:
第④1 层粉质粘土,灰黄~青灰,含氧化铁结核,具灰色条纹,局部夹
薄层粉土。可塑状态,中等压缩性,土质尚均匀。层顶标高在-1.61m~-2.68m
之间,层厚在 1.60m~4.90m 之间,平均厚度为 3.55m,场地内普遍分布;
第④2 层粉质粘土,青灰~深灰,含有机质、云母等。软塑~可塑状态,
中等压缩性,土质尚均匀。层顶标高在-3.42m~-7.17m 之间,层厚在 0.70m~
4.20m 之间,平均厚度为 2.53m,场地内局部分布;
第⑤层根据土性差异可划分为两个亚层:
第⑤1 层粉土,深灰色,含云母碎屑。很湿,稍密~中密状态,中等压
缩性,土质欠均匀。层顶标高在-4.81m~-8.44m 之间,层厚在 0.60m~2.80m
之间,平均层厚约为 1.68m,场地内大部区域分布该层,在第④3 层较厚区
域该层缺失或变薄;
根据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2012),为便于基
坑围护设计、施工使用,需将粉土细分为粘质粉土和砂质粉土。国家标准《岩
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 年版)(GB50021-2001)未明确粉土的细分原则。
本勘察报告依据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32/TJ 208-
2016),按粘粒含量划分粘质粉土和砂质粉土,第⑤1 层粉土粘粒含量 7.9%,
定名为砂质粉土。
第⑤2 层粉砂,深灰色,矿物成分以石英、云母、长石等为主,局部夹
多量粉土。饱和,中密~密实状态,中等压缩性,土质尚均匀。层顶标高在
-5.97m~-10.27m 之间,层厚在 1.00m~6.70m 之间,平均层厚约为 4.55m,
场地内西南侧局部区域缺失该层;
18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第⑥层粉质粘土,深灰色,含有机质、云母等。软塑~可塑状态状态,
中等压缩性,土质尚均匀。层顶标高在-8.98m~-13.78m 之间,层厚在
0.50m~3.90m 之间,平均层厚约为 1.63m,场地内局部分布。
第⑧层根据土性差异可划分为三个亚层:
第⑧1 层粘土,暗绿~灰黄色,含铁锰质结核。可塑~硬塑状态,中等
压缩性,土质均匀。层顶标高在-11.82m~-14.55m 之间,层厚在 6.90m~
9.70m 之间,平均层厚约为 8.63m,场地内普遍分布;
第⑧2 层粉质粘土,灰黄~深灰,含氧化铁结核,具灰色条纹。可塑状
态,中等压缩性,土质尚均匀。层顶标高在-20.14m~-23.10m 之间,层厚在
1.90m~3.50m 之间,平均厚度为 2.58m,场地内普遍分布;
第⑧3 层粉质粘土,灰黄色,含氧化铁结核,具灰色条纹,局部夹薄层
粉土。可塑状态,中等压缩性,土质尚均匀。层顶标高在-21.54m~-25.50m
之间,层厚在 4.30m~6.90m 之间,平均厚度为 4.86m,场地内普遍分布;
第⑨层粉质粘土夹粉土,深灰色,含有机质、云母等,局部层底以粉土
为主。可塑状态,中等压缩性,土质欠均匀。层顶标高在-28.18m~-30.00m
之间,本次勘察在 40.30m 深度范围内未揭穿该层。
根据勘察报告,建筑物及勘探点平面位置图详见图 2.2-2。本项目引用
其 1-1’及 4-4’工程地质剖面图和钻孔柱状图,详见图 2.2-3 和图 2.2-4。
根据地勘资料可知,该地块的②1 层粘土层层顶标高在 2.85m~1.09m
之间,层厚在 1.00m~3.20m 之间,平均层厚约为 2.28m,②2 层粘土层。
层顶标高在 0.67m~-0.74m 之间,层厚在 1.40m~3.00m 之间,平均层厚约
为 2.06m,④1 层粉质粘土层层顶标高在-1.61m~-2.68m 之间,层厚在
1.60m~4.90m 之间,平均厚度为 3.55m,④2 层粉质粘土层层顶标高在-
3.42m~-7.17m 之间,层厚在 0.70m~4.20m 之间,平均厚度为 2.53m,为该
地块第一层隔水层,可作为采样深度设计的依据。故在采样深度设计时,设
计为地面以下 6.0 米。
19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2.2-3 探勘点位平面布置图
20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21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2.2-4 工程地质剖面图
22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2.2 5 钻孔柱状图
23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2.2.1.2 地块地下水水文条件
根据苏地 2017-WG-14 号地块勘察报告,勘察深度内共揭露 2 种
类型地下水,分别为 A、孔隙潜水;B、微承压水。
潜水:潜水主要赋存于浅部填土中,导水性及富水性较差,受大
气降水入渗和部分侧向迳流补给,以地面蒸发为主要排泄方式。本次
勘探期间测得钻孔内潜水初见水位埋深一般在 1.00~1.30m 之间,稳
定水位埋深一般在 1.10~1.50m 之间(相应标高一般在 2.13m~2.44m
之间)。
微承压水:拟建场地微承压水主要分布于浅部第⑤层中,主要补
给来源为浅部地下水的垂直渗入及地下水的侧向径流,以地下水侧向
径流为主要排泄方式。
2.2.2 周边环境
根据《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技术规定(试行)》和《建
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调查该地块
800 米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目标,确定主要保护目标为该地块附近的地
表水体、村庄、农场及车站,具体可见表 2.2-2
2.2-2 地块周边敏感目标一览表
序号 敏感目标名称 性质 方位 距边界最近距离(m)
1 邵埂上 村庄 西北 630
2 长浜上 村庄 西北 428
3 农田 农田 东南西北 50
4 望亭东站 车站 西南 618
5 苏州市望亭新埂后湾桥家庭农场 农场 西南 296
6 望虞河 地表水体 北 780
24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2.2-6 地块周围 800 米范围的敏感目标
本项目场地周边 300 米范围内仅一家工业生产企业,为钢筋拉丝
厂,具体位置见表 2.2-3 和图 2.2-7。
2.2-3 地块周边 300 米范围内工业生产企业
序号 企业名称 行业 方位 距边界最近距离(m)
1 钢筋拉丝厂 工业 北 20
2.2-7 地块周围 300 米范围
25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2.3 地块使用历史
通过与现场人员和业主方的沟通了解,结合历史影像图,了解本
地块的历史用途变迁情况,该调查地块在历史上为农田,2002 年至
2006 年为苏州平华服饰有限公司使用用地,2006 年起至今为苏州市
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使用用地(18 年底停产,至今未拆除)。
地块历史影像图见图 2.3-1
地块内: 苏州平华服饰有限
公司地块 周边: 东侧:村委会
南侧:不知名河流
西侧:住宅 北侧:炒货铺
卫星影像图(2004-9) 情况说明
地块内:
苏 州 市 家 丽 士 新
材 料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地块周边: 东侧:村委会 南侧:不知名河流 西侧:住宅 北侧:钢筋拉丝厂
卫星影像图(2009-3) 情况说明
26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地块内:
苏 州 市 家 丽 士 新
材 料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地块周边: 东侧:村委会 南侧:不知名河流
西侧:住宅 北侧:钢筋拉丝厂
卫星影像图(2012-4) 情况说明
地块内:
苏 州 市 家 丽 士 新
材 料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地块周边: 东侧:村委会 南侧:不知名河流
西侧:住宅 北侧:钢筋拉丝厂
卫星影像图(2015-3) 情况说明
地块内:
苏 州 市 家 丽 士 新
材 料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地块周边:
东侧:空地 南侧:不知名河流
西侧:空地 北侧:钢筋拉丝厂
卫星影像图(2015-10) 情况说明
27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地块内:
苏 州 市 家 丽 士 新
材 料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地块周边:
东侧:空地 南侧:不知名河流
西侧:住宅 北侧:钢筋拉丝厂
卫星影像图(2017-8) 情况说明
地块内:
苏 州 市 家 丽 士 新
材 料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地块周边:
东侧:空地 南侧:不知名河流
西侧:住宅 北侧:钢筋拉丝厂
卫星影像图(2019-7) 情况说明
地块内:
苏 州 市 家 丽 士 新
材 料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地块周边:
东侧:空地 南侧:不知名河流
西侧:空地 北侧:空地
卫星影像图(2020-4) 情况说明
2.3-1 地块历史遥感影像图
从人员访谈、收集的资料、卫星影像图可知,本地块在历史上为
28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农田,2002 年至 2006 年为苏州平华服饰有限公司使用用地,2006 年
起至今为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使用用地(18 年底停产,
至今未拆除),本地块内建筑物基本无较大变动,变化最大的为地块
中间部分(及办公楼以北部分),其中的建筑物于 19 年底拆除,经
人员访谈得知之前为住宅。
2.3-1 土地利用历史
序号 时间 地块用途
1 2002 年以前 农田
2 2002 年-2006 年 苏州平华服饰有限公司
3 2006 年-至今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18 年底停
产,至今未拆除)
29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3 污染识别及分析
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在 2021 年 7-8 月间进行,调查按照《建
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2017 年)和《建设用地土壤污
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的要求实施,主要的工作内容
包括:
(1)资料收集与汇总分析:
收集内容:收集场地利用变迁资料、场地环境资料、场地相关记
录、有关政府文件以及场地所在区域的自然和社会信息。本次调查过
程中,尽可能全面收集地块相关资料。调查人员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
识别资料中的相关有效信息和不合理信息,对场地污染情况做出初步
分析判断。
收集方法:通过资料查阅、人员访谈、填写场地信息调查表等方
式收集其他相关政府文件及场地所在区域自然和社会信息;向业主和
相关主管部门收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区域土地
利用规划、环境污染事故记录及土壤和地下水监测记录等资料。
在本地块调查期间,向业主及主管部门收集资料清单如表 3-1 所
示。
3-1 地块信息资料收集一览表
序号 资料名称 详细说明
1 环境自查评估报告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6 年 4 月)
  2 地勘资料   《苏地 2017-WG-14 号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工程编号:2017-G-568)
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现场踏勘工作在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
有限公司相关人员陪同下进行。现场踏勘期间,对场地内及其周边环
境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在调查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对相关人员
进行了采访以获得更为详细的场地资料。
30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污染识别及初步采样方案设计:根据资料收集、人员访谈和现场
踏勘的成果,对场地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使用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
生产过程进行分析,识别潜在的场地污染物质、污染源和污染特征。
31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3.1 场地平面布置
根据人员访谈结果,项目地块包括办公楼(约 320 m2)、生产车间(南侧约 200 m2,北侧约 190 m2)、原料及成品仓库(约 130
m2)和固废仓库(为半开放性区域,面积不做测定),平面布置详见图 3.1-1。
3.1-1 平面布置图
32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3.2 企业生产概况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于 2006 年 4 月 5 日在中国
江苏苏州注册成立,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主营行业为涂
料制造,公司为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 1000 万元整。苏州
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为苏州相城区望亭镇新梗村
六组。
3.2.1 苏州平华服饰有限公司
2002~2006 年,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南侧生产车间
为苏州平华服饰有限公司使用用地,主要经营范围为布料服饰加工,
主要工艺是对布料进行剪裁、拼接和熨烫。
3.2.2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3.2.2.1 主要产品
根据人员访谈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6 年),苏 州
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内外墙涂料(乳胶漆)的加工
经营(环评报告中出现的建筑胶水、灰钙涂料的加工经营,实际生产
过程中并未生产)。
3.2-1 主要产品产量表
序号 产品名称 生产能力(t/a) 年运行时数
1 内外墙涂料(乳胶漆) 800 2400h
3.2.2.2 物料消耗
通过人员访谈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6 年)调查得
到的结果,本项目原辅材料消耗表如下:
3.2-2 原辅材料消耗情况
33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序号 原料名称 用量
1 钛白粉 320 t/a
2 碳酸钙 80 t/a
3 乳液 160 t/a
4 色浆 4.8 t/a
9 水 250 t/a
原辅材料理化性质:
(1)钛白粉:
钛白粉(二氧化钛)化学性质稳定,在一般情况下与大部分物
质不发生反应。在自然界中二氧化钛有三种结晶:板钛型、锐钛
和金红石型。板钛型是不稳定的晶型,无工业利用价值,锐钛型
(Anatase)简称 A 型,和金红石型(Rutile)简称 R 型,都具有
稳定的晶格,是重要的白色颜料和瓷器釉料,与其他白色颜料比
较有优越的白度、着色力、遮盖力、耐候性、耐热性、和化学稳
定性,特别是没有毒性。
(2)乳液:
本项目使用的水型乳液为丙烯酸乳液,液态,桶装,浅白色
半透明乳液,黏度(CP25)300~1000,pH 值 8.5,稳定。
丙烯酸乳液是基于丙烯酸酯制备的涂料之一,由几种低沸点
有机单体乳化聚合而成。合格的丙烯酸乳液在生产过程中单体聚
合反应完全,反应产生的聚合物稳定,且以水为分散介质,所以
是目前市场上公认的 VOCs 排放量最低的涂料,无毒、无刺激,
对人体无害,是符合建筑行业环保规范的绿色无污染材料,以低
VOCs、低气味、稳定性优异著称。
34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3.2.2.3 生产工艺
内外墙涂料(乳胶漆)生产工艺:
本工艺较为简单,主要为各种化工原料的物理混合,不发生化学
反应。通过人工投入钛白粉和碳酸钙到分散研磨两用分散机中,常温
常压搅拌若干分钟后通过人工投入丙烯酸乳液和自来水,继续搅拌,
最后通过人工投加色浆调节乳胶漆颜色,分散均匀后进行包装。
3.2-1 内外墙涂料(乳胶漆)生产工艺流程图
3.3 场地主要污染物排放
3.3.1 苏州平华服饰有限公司
(1)废水
本项目工艺仅为布料的剪裁、拼接和熨烫,不涉及工业废水的产
生,废水仅为生活污水。
(2)废气
熨烫所产生的蒸汽为电锅炉加热,故无废气产生。
(3)固体废物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废弃布料和布料包装袋。
3.3.2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1)废水
本项目工艺简单,清理搅拌缸的废水会储存起来用于下一次生产
回用,所以不排放工业废水,废水仅为生活污水。
(2)废气
35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废气主要为各种固体粉料称量、投料及分散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粉
尘,还有分散灌装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极少量的有机废气,为丙烯酸乳
液中未反应完全的苯乙烯。
(3)固体废物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原辅料的废包装容器,每年
的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为 1 t/a。平时暂存于仓库,定期由供应商回收。
3.4 场地地下管网分布
根据现场踏勘及人员访谈结果,场地内无地下管线。
3.5 场地人员访谈及现状踏勘
3.5.1 场地人员访谈
访谈内容:对该调查地块相关知情人员包括当前地块的主要负责
人、员工、邻近场地的工作人员等进行访谈,访谈内容包括本地块和
周边地块历史使用、是否有垃圾或固废堆放等基本信息,以了解场地
的历史,场地活动以及周边用地情况及其他环境要求;在可行的情况
下,访谈当地环境事务主管部门,包括地方政府官员和生态环境行政
主管部门官员等,审阅和考证已有的场地相关资料。
访谈方法:采取当面交流、电话交流、电子或书面调查等方式进
行。
根据《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信息采集技术规定(试行)》和《建
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采访了 3 位
相关人员,对象主要包括熟悉地块环境状况的单位工作人员、基层地
方政府工作人员及当地居民。人员访谈情况可见表 3.5-1,原始记录
见附件 2。
36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3.5-1 现场人员访谈基本情况
访谈人员 访谈人身份和地点 访谈人备注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 提供该地块历史使用情况;地块周边用地情况; 吴友元
科技有限公司厂长 当前土地使用类型;
 提供该地块历史使用情况;地块周边用地情况;
杨冬良 新梗村分管联系人
当前土地使用类型;
新梗村环保部门管理 提供该地块历史使用情况;地块周边用地情况; 盛峰
人员 当前土地使用类型及规划类型。
 提供该地块历史使用情况;地块周边用地情况;
李先生 周边居民
当前土地使用类型及规划类型。
 提供该地块历史使用情况;地块周边用地情况;
何先生 周边居民
当前土地使用类型及规划类型。
访谈所获基础资料信息
该调查地块在历史上为农田,2002 年至 2006 年为苏州平华服饰有限公司
获得的地 使用用地,2006 年起至今为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使用用地
块内的主 (18 年底停产,至今未拆除)。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内部主
要信息、 要有办公楼(约 320 m2)、生产车间(南侧约 200 m2,北侧约 190 m2)、
资料 原料及成品仓库(约 130 m2)和固废仓库。曾经无泄漏事故和生产事故发
生。
获得的地
块周边的 地块周边敏感目标为居民区(30m)、农田(50m,种水稻、蔬菜)、地表
主要信 水体:望虞河,距离地块 780 米;不知名河流,距离地块 10 米;
息、资料
  历史场地
环境状况
  人员访谈记录详见附件 2。
3.5.2 场地现状踏勘
根据地球卫星图像显示,场地长期以来都属于苏州市家丽士新材
料科技有限公司使用。苏州正域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人员于 2021
年 7 月 23 日对场地进行现场踏勘及人员访谈。踏勘结果如下:
(1)2018 年底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停产,场地生
37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产设备以及固废都已清理搬运,但建筑目前还未拆除,内堆放着许多
杂物。
(2)调查地块内地坪完整,无地下管道,无水沟等地表水体。
(3)现场无明显异味,无明显污染痕迹。
38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表 3.5-2 场地勘察情况现状表
序号 情况介绍 所在位置 现场照片
该区域为场地中心,可
看见停产未拆除的原料
1   及成品仓库大门,以及
堆放的杂物,现场无明
显异味,无明显污染痕
迹。
该区域为场地中心,画
面左侧为未拆除的生产
2 车间大门,现场无明显
异味,无明显污染痕
迹。
39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该区域为南侧生产车间
3   内部,堆放着一些设备
和杂物,现场无明显异
味,无明显污染痕迹。
该区域为北侧生产车
间,内部存在固废堆放
处,图片中房屋为生产
4   车间,目前生产设备和
固废已全部清理,地坪
保存完整,现场无明显
异味,无明显污染痕
迹。
40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该区域为北侧的生产车
间靠北的生活区,目前
5   桌子等杂物还未清理,
地坪保存完整,现场无
明显异味,无明显污染
痕迹。
该区域为靠东侧的办公
楼,目前停放着若干辆
6   垃圾车和其他杂物,地
坪保存完整,现场无明
显异味,无明显污染痕
迹。
41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该区域为原料及成品仓
库,目前已经清空,地
7 坪保存完整,现场无明
显异味,无明显污染痕
迹。
42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3.6 场地内潜在污染源分析
3.6.1 苏州平华服饰有限公司
3.6.1.1 废气污染源
本项目工艺简单,仅为布料的剪裁、拼接和熨烫,其中熨烫所用的蒸汽
由电锅炉加热产生,故不产生废气。
3.6.1.2 废水污染源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不排放工业废水,仅排放生活污水,不涉及重点关注
污染物。
3.6.1.3 固体废弃物污染源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废弃布料、布料包装袋和职工办
公生活产生的固废有职工生活垃圾,所有固体废物均不属于危废。不涉及重
点关注污染物。
3.6.2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3.6.2.1 废气污染源
本项目工艺简单,仅需要根据配方将原料投入搅拌缸中混合搅拌即可
分装销售,不产生化学反应,废气主要为各种固体粉料称量、投料及分散搅
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还有分散灌装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极少量的有机废气
(主要可能为丙烯酸乳液中极少量未聚合反应完的苯乙烯),关注污染物为
苯乙烯。
3.6.2.2 废水污染源
生产过程中废水主要产生于清理搅拌缸时,但清理搅拌缸的废水会储
存起来用于下一次生产回用,所以本项目不排放工业废水,仅排放生活污水,
不涉及重点关注污染物。
43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3.6.2.3 固体废弃物污染源
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废主要为原辅料的废包装容器和职工办公
生活产生的固废有职工生活垃圾,所有固体废物均不属于危废。不涉及重点
关注污染物。
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弃物主要为设备维护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废机油
罐,关注污染物为可萃取性石油烃。
3.6.3 产污分析
产污排污初步原因分析见表 3.6-1。
3.6-1 产污、排污原因初步分析
废物种类 产生原因 关注污染物
  废水   1、日常生活的生活废水;
2、清理搅拌缸产生的废水(回用于生产)。
   
  废气   1、固体粉料称量、投料及分散搅拌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2、分散灌装过程中挥发出来的极少量的苯乙烯。
  苯乙烯
                 
1、办公生活产生的职工生活垃圾;
固废 2、原辅料的废包装容器; 可萃取性石油烃
3、设备维护过程中产生的废机油、废机油罐。
3.7 场地外潜在污染源分析
本调查地块周边 300 米范围内的主要的潜在污染源为钢筋拉丝厂,可
能涉及机械废油的产生,对本项目场地构成潜在污染风险的主要关注污染
物类型为可萃取性石油烃、重金属。
3.7-1 本项目场地周边潜在污染物
序号 主要关注目标 距离 行业类别 情况分析 潜在污染物
主要经营钢筋拉丝业务;主要工艺为钢筋冷加
工,采用专业钢筋加工机,将 8mm 以下的盘 可萃取性石
1 钢筋拉丝厂 20m 工业 园钢筋,通过多道拔丝模具,使钢筋径向截面 油烃、重金
积(直径)逐步变小,达到所需要的钢筋直 属
径。其中会产生废气(主要为抛光粉尘)、固
44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废(金属屑颗粒物、边角料、油桶)和危废
(机械废油)
\ 可萃取性石
2 汇总 \ \ 油烃、重金

3.8 第一阶段调查结论与分析
(1)风险识别区域
根据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场地平面布置,历史利用情
况、生产工艺及调查人员现场踏勘结果,综合考虑到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
跑冒滴漏、及其进入环境后的扩散、分散、降解、迁移富集等,对本场地潜
在污染风险识别区域将重点关注生产车间、原料及成品仓库和固废仓库。风
险识别区域如图 3.8-1 所示。
45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3.8-1 风险识别区域
46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2)污染物识别分析
根据人员访谈资料及企业的生产工艺及原辅材料使用情况,苏州
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场地内重点关注《土壤环境质量 建
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 2 中可萃
取性石油烃、苯乙烯。
3.8-2 污染物识别分析汇总
特征污染因子 序号 污染物识别分析
土壤 地下水
1 地块内潜在污染源 可萃取性石油烃、苯乙烯 可萃取性石油烃、苯乙烯
  2 场地周边潜在污染源   可萃取性石油烃、重金属
(7 项)
  可萃取性石油烃、重金属
(7 项)
 
  3 其它常规指标检测   pH 值、VOCs(26 项)、
SVOCs(11 项)
  pH 值、VOCs(26 项)、
SVOCs(11 项)
                     
可萃取性石油烃、苯乙烯、 可萃取性石油烃、苯乙烯、
  4 汇总   重金属(7 项)、VOCs
(27 项)、SVOCs(11
  重金属(7 项)、VOCs
(27 项)、SVOCs(11
项)、pH 值 项)、pH 值
注:重金属:共 7 项,分别为砷、镉、六价铬、铜、铅、汞、镍。
VOCs:共 27 项,分别为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
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
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
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
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
SVOCs:共 11 项,分别为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
荧蒽、苯并[k]荧蒽、䓛、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
(3)迁移途径信息
根据本场地地勘资料,本项目场地调查深度范围内土层由素填土、
粘土和粉质黏土组成:素填土层厚在 0.60m~2.40m 之间,平均层厚
约为 1.33m;②层粘土层层厚在 2.40m~6.20m 之间,平均层厚约为
47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4.34m,④层粉质粘土层层厚在 2.30m~9.10m 之间,平均厚度为 6.08m。
勘察期间,测得钻孔内潜水初见水位埋深一般在 1.00~1.30m 之间,
稳定水位埋深一般在 1.10~1.50m 之间(相应标高一般在 2.13m~
2.44m 之间)。
综上所述,场地内土壤大多为素填土、粘土、粉质粘土,地下水
上层潜水水位较浅,若发生地表硬化破裂及渗漏,较易造成土壤及地
下水的污染,故需要进行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48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4 初步采样分析方案
4.1 采样方案
4.1.1 采样布点原则
按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9)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
调查评估技术指南》等规范要求制定采样布点方案。本地块历史上主
要为空地、苏州平华服饰有限公司及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
司使用,潜在污染区较明确,故采用专业判断布点法确定布点方案,
如图 4.1-1 所示。计划布设土壤采样点 3 个,地下水采样点 2 个。
样品编号说明:S-土壤、GW-地下水。
4.1.2 土壤采样布点方案
采样点位:根据《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原环
境保护部公告 2017 年第 72 号)等相关导则要求,初步调查阶段,主
要依据专业判断布点法制定采样布点方案,以尽可能准确识别地块的
特征污染物。初步调查阶段,地块面积≤5000m2,土壤采样点位数不
少于 3 个;地块面积>5000m2,土壤采样点位数不少于 6 个,并可根
据实际情况增加。本次调查地块面积 1387.39 m2,现状用途规划为公
共服务用地,主要考虑生产车间内部主要生产设备、原料及成品仓库
和固废堆放处对地块产生的影响,故采用专业判断布点法进行布点,
地块内共计划布设土壤采样点 3 个。另在地块西南方向约 282 米处设
对照点。
采样深度:根据《苏地 2017-WG-14 号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工程编号:2017-G-568)及现场采样过程中的快速检测设备的检测
结果控制钻孔取样的深度。本场地土壤取样孔及地下水监测井的深度
49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均为地面以下 6.0 米,依据如下:
1、根据地勘报告,①层素填土层厚在 0.60m~2.40m 之间,平均
层厚约为 1.33m;②层粘土层层厚在 2.40m~6.20m 之间,平均层厚
约为 4.34m,④层粉质粘土层层厚在 2.30m~9.10m 之间,平均厚度
为 6.08m;根据现场钻探情况,项目场地 6m 以内均为素填土、粘土,
素填土埋深 0.00~1.50m,粘土层埋深 0.50 ~6.00m。因粘土及粉质粘
土层渗透系数均较低,且本次调查为初步调查,故土壤及地下水钻探
深度设置为 6.0m,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及《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要求 ,6.0m
深度钻探至④层粉质粘土层,但不贯穿④层粉质粘土层。
2、本场地取样过程中,现场采样工作根据现场快速检测结果进
行调整。土壤及地下水采样深度的选择具体过程如下:
①表层采样:根据素填土表观情况,PID和XRF等便携式现场测
试器的现场筛查情况确定表层采样点的深度,表层采样点深度为0.5m
以内。
②不同性质土层采样:根据素填土、粘土等不同土层的分布,在
各土层中取一个土壤样品,样品一般布置在各土层交界面、地下水水
位线、地下设施的底板等关注深度,具体取样深度如表4.1-1。
4.1- 1 土壤采样深度设置及依据
深度
 设置依据 本项目情况 对应土层
设置
《 工 业 根据土层性质变化、是
  企 业 场
地 环 境
调 查 评 表层采样点深度一般
否有回填土等情况确
定表层采样点的深度,
  本项目采集 0.5m 深度样品作为表层土
壤样品
0.5m
①素填土
估 与 修 为 0.5m 以内
1.0 、 复 工 作 地下水位线附近至少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第一层为潜 ①素填土
50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1.5m 指 南 设置一个土壤采样点 水,勘察期间,测得钻孔内潜水初见水 ②粘土
( 试 位埋深一般在 1.00~1.30m 之间,稳定
行 ) 》 水位埋深一般在 1.10~1.50m 之间(相
2.2.3.3 应标高一般在 2.13m~2.44m 之间),
本项目采集 1.0、1.5m 深度样品作为地
下水位线附近样品
《 工 业
企 业 场
根据地勘报告,①层素填土层厚在
0.60m~2.40m 之间,平均层厚约为 地 环 境
2.0 、
2.5 、
3.0m
  调 查 评
估 与 修
复 工 作
指 南
  含水层(弱透水层)
应设置一个土壤采样
  1.33m;②层粘土层层厚在 2.40m~
6.20m 之间,平均层厚约为 4.34m,④
层粉质粘土层层厚在 2.30m~9.10m 之
间,平均厚度为 6.08m。采集 2.0、
  ②粘土
④粉质粘
2.5、3.0m 深度样品作为含水层土壤样 ( 试
行 ) 》

2.2.3.3
4.0 、
5.0 、
6.0m
  对于每个工作单元,表
层土壤和下层土壤垂
直方向层次的划分应
综合考虑污染物迁移
情况、构筑物及管线破
损情况、土壤特征等因
建 设 用
地 土 壤
污 染 风
险 管 控
 素确定。采样深度应扣
和 修 复
②粘土
除地表非土壤硬化层
本项目土壤钻探至 4.0m、5.0m、6.0m
④粉质粘
监 测 技
术 导 则
厚度,原则上应采集
深度

0~0.5 m 表层土壤样品,
( HJ
 0.5 m 以下下层土壤样
25.2 —
 品根据判断布点法采
   
  2019 )
6.2.1.1
  集,建议 0.5~6 m 土壤
采样间隔不超过 2 m;
 
               
不同性质土层至少采
集一个土壤样品。同一
51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性质土层厚度较大或
出现明显污染痕迹时,
根据实际情况在该层
位增加采样点。
③在钻探过程中,表层样取0~0.5米间样品,0~3.0m每隔0.5米采
集一个土壤样品,3.0m以下每隔1.0米采集一个土壤样品,全部样品均
进行现场PID和XRF顶空筛查,发现明显污染或目测有油污时增加采
样深度。
52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4.1-1 地块计划采样布点图
53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4.1-2 土壤布点采样基本信息
区域   点位
编号
  点位位置 布点依据及合理性分析 钻孔深度
 虽然根据人员访谈和现场踏勘的情
况,,设计将点位布设于南侧生产车间主要
生产设备区域。机器由于车间高度不够无
法进入生产车间内部采样,而该地块上的
建筑属于新梗村的集体资产,不得随意破
坏,考虑到生产车间面积较小,约 200 平
  送检样
品个数
(个)
  南侧生产车
间门口
  方米,故将点位布设于靠近生产设备的门
口处。
同时现场踏勘情况表明目前生产车间
门口经常用于停放三轮车等运货小车(详
见表 3.5.2 中序号 3),车辆携带的车载燃
油、机油、柴油可能会跑冒滴漏至水泥道路
 
                   
S1 6.0m 3
上,并通过降雨淋洗等作用发生扩散,进一
步进入地下环境,可能会对地块内土壤和
地下水造成污染影响。
虽然根据人员访谈和现场踏勘的情
况,该项目原料及成品仓库未发生过污染
泄漏事故,但仍有污染存在的可能性,故设
地块 计将该点位布设于原料及成品仓库内部的
区域 集中堆放区域,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原料
  S2   原料及成品
仓库门口
  及成品仓库的高度不够机器进入采样且其
作为新梗村的集体资产不可随意破坏,无
法在仓库内部进行采样,考虑到仓库面积
  6.0m   4(含平
行样 1
个)
较小(约 130 平方米),为半开放式(详见
表 3.5.2 中序号 7),且根据人员访谈结果,
得知集中堆放区域靠近门口,点位取在门 口对最终结果的影响可控,所以最终将点 位布设于原料及成品仓库门口。
该点布设于本项目北侧生产车间内部
的固废仓库(详见表 3.5.2 中序号 4),是 一个半开放的存放点,同时该区域为主要 生产区域,存在潜在的污染可能性;
  S3   固废仓库、
生产区域
  同时现场踏勘情况表明目前该点用于
停放三轮车等运货小车,车辆携带的车载
燃油、机油、柴油可能会跑冒滴漏至水泥道
  6.0m 3
路上,并通过降雨淋洗等作用发生扩散,进
一步进入地下环境,可能会对地块内土壤
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影响。
该区域历史上为农田,地层结构未受
对照点 CKS   地块西南侧
的农田,距
离项目地块
约 282 米
  扰动,可作为地块内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
量状况的对照。
由于本项目地块周边的情况较为复
杂,现存的资料也较少,光靠人员访谈获
得的信息不够准确,所以未选择地块周边
  1.5m   2( 含 平
行 样 1
个)
54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的农田作为对照点,而是选取了较远且周
边无污染企业的农田,希望尽可能地避免
潜在污染源。
4.1.3 地下水采样布点方案
采样点位: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
2019)、《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及《建设用地
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9)等导则要求,
初步调查阶段,调查地块内至少应按三角形或四边形设置 3~4 个监测
井,另外还需布设对照监测井。本次调查共计划在地块内布设地下水
采样点 2 个。
采样深度:根据相关导则要求,应根据监测目的、所处含水层类
型及其埋深和相对厚度来确定监测井的深度,初步采样以第一个含水
层作为调查对象,且不穿透浅层地下水底板。一般情况下地下水采样
深度应在监测井水面下0.5m以下。对于低密度非水溶性有机物污染,
监测点位应设置在含水层顶部;对于高密度非水溶性有机物污染,监
测点位应设置在含水层底部和不透水层顶部。本地块地下水建井深度
初步定为6.0 m,以保证不贯穿第一个隔水层,筛管位置位于地下
1.0~5.5米处,包含最上含水层,且高于地下水位,从而能够监测潜在
的轻质非水相液体。按总样本数10%比例采集现场平行样。
4.1-3 地下水布点采样基本信息
区块 点位编号 钻孔深度 采样个数(个)
  地块内区   GW1 6.0m 1  
    GW3 6.0m 2(含平行样 1 个)
对照点 CKW 6.0m 2(含平行样 1 个)
4.1.4 对照点布置及依据
对照点位于地块西南侧的农田,距离项目地块约282米,土壤采集深度为1.0m,
对照点地下水井设置深度为6.0米,具体位置如图4.1-2。根据谷歌卫星图(图4.1-
3~10),对照点区域从2004起至今,均为农田,未发生工业活动。
55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4.1-2 对照点位布置
4.1-3 对照点 2004 9 月卫星图
56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4.1-4 对照点 2009 7 月卫星图
4.1-5 对照点 2010 8 月卫星图
4.1-6 对照点 2013 12 月卫星图
57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4.1-7 对照点 2015 10 月卫星图
4.1-8 对照点 2017 8 月卫星图
4.1-9 对照点 2019 7 月卫星图
58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4.1-10 对照点 2020 4 月卫星图
4.2 分析检测方案
4.2.1 检测指标
依据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并结合《土壤环境质量 建
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0-2018)、《地
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
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
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等要求,确定本地块环境样品检测指
标,本地块土壤及地下水样品检测指标为 GB366000-2018 表 1 中 45
项基本指标、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
GB366000-2018 表 1 中 45 项基本指标:
重金属:共 7 项,分别为砷、镉、六价铬、铜、铅、汞、镍。
VOCs:共 27 项,分别为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
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
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
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
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
59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
SVOCs:共 11 项,分别为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
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䓛、二苯并[a,h]蒽、茚并[1,2,3-
cd]芘、萘。
4.2.2 评价标准
1)土壤评价标准
本地块现规划为公共服务用地,因此本报告中土壤环境质量评估
采用《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2018)的第一类用地土壤筛选值评估土壤污染状况。
 表 4.2-1 土壤污染物评价标准(单位 mg/kg
分析检测项目 标准值(mg/kg) 标准来源
 砷 20 镉 20
铬(六价) 3
铜 2000
铅 400 汞 8 镍 150
四氯化碳 0.9
 氯仿 0.3
氯甲烷 12 1,1-二氯乙烷 3 1,2-二氯乙烷 0.52 1,1-二氯乙烯 12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
顺-1,2-二氯乙烯 66
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
反-1,2-二氯乙烯 10 行)》(GB 36600-2018)第
 二氯甲烷 94
一类用地 土壤筛选值
1,2-二氯丙烷 1 1,1,1,2-四氯乙烷 2.6
1,1,2,2-四氯乙烷 1.6
 四氯乙烯 11
1,1,1-三氯乙烷 701
1,1,2-三氯乙烷 0.6
 三氯乙烯 0.7
1,2,3-三氯丙烷 0.05
 氯乙烯 0.12
 苯 1
 氯苯 68
1,2-二氯苯 560
60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分析检测项目 标准值(mg/kg) 标准来源
1,4-二氯苯 5.6
乙苯 7.2
 苯乙烯 1290
 甲苯 1200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163
 邻二甲苯 222
 硝基苯 34
 苯胺 92
 2-氯酚 250
 苯并[a]蒽 5.5
 苯并[a]芘 0.55
苯并[b]荧蒽 5.5
苯并[k]荧蒽 55
 䓛 490
 二苯并[a, h]蒽 0.55
茚并[1,2,3-cd]芘 5.5
 萘 25
可萃取性石油烃 826
2)地下水评价标准
目前国内尚无健全的地下水方面的风险筛选或管控标准,因此对
于该地块地下水的检测项目,优先参考《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对于上述标准未列出的指标,参考《上海市建设用地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
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对于国内标准中均无限
定值的污染物指标,则参考《Regional Screening Level (RSL) Summary
Table (TR=1E-06, HQ=1) May 2021 中对应的指标限值。
本地块现状规划为公共服务用地,则本地块地下水按照《地下水
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IV 类标准限值进行评价。
61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4.2-2 地下水污染物评价标准(单位:mg/L) 分析检测项目 标准值(mg/L) 标准来源
  pH 值   5.5-6.5(无量纲)
8.5-9.0(无量纲)
 砷 0.05
 镉 0.01
铬(六价) 0.10
 铜 1.50
 铅 0.10
 汞 0.002
 镍 0.10
 四氯化碳 0.050
1,2-二氯乙烷 0.04
1,1-二氯乙烯 0.06
 二氯甲烷 0.5
1,2-二氯丙烷 0.06
 四氯乙烯 0.3
1,1,1-三氯乙烷 4
1,1,2-三氯乙烷 0.06
三氯乙烯 0.21
 氯乙烯 0.09
苯 0.12
氯苯 0.6
1,2-二氯苯 2
1,4-二氯苯 0.6
乙苯 0.6
甲苯 1.4
二甲苯 1.0
苯并[a]芘 0.5
苯并[b]荧蒽 0.008
萘 0.6
氯仿 0.3
苯乙烯 0.04
1,2-二氯乙烯 0.06
1,1-二氯乙烷 0.23
1,1,1,2-四氯乙烷 0.14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2017)IV 类标
1,1,2,2-四氯乙烷 0.04
 1,2,3-三氯丙烷 0.0012
  《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
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
 
   苯胺 2.2
 2-氯酚 2.2
硝基苯 2
 苯并[a]蒽 0.0048
苯并[k]荧蒽 0.048
  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
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
(试行)》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62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分析检测项目 标准值(mg/L) 标准来源
茚并[1,2,3-cd]芘 0.0048
二苯并[a,h]蒽 0.00048
 䓛 0.48
 1,2-二氯乙烯(总量) 0.05
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 0.6
  氯甲烷 0.19   《 Regional Screening Level
(RSL) Summary Table (TR=1E-
06, HQ=1) May 2021 自来水
筛选值
4.2.3 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以国家或地方较新标准为主。主要依据《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36600-2018)、《土壤环境监
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
2017)、《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检测因子的
检出限与对应的检测方法、检测仪器详见表 4.2-3 及表 4.2-4。
4.2-3 土壤检测项目、检出限、检测方法及主要检测仪器
设备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检出限 检测设备
 编号
  1 pH 值   土壤 pH 值的测定 电位法
HJ 962-2018
  / 台式 pH 计 FE28 A044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2 砷   原子荧光法第 2 部分:土壤中总砷的测 0.01mg/kg
 定 GB/T 22105.2-2008
  原子荧光光度计
BAF-2000"
  A204  
  3 镉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0.01mg/kg
 GB/T 17141-1997
仪 Agilent 280Z
  A130
  土壤和沉积物 六价铬的测定
碱溶液提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1082-2019
  0.5mg/kg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AA-6880F
 
                                     
4 六价铬 A120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
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491-2019
  1mg/kg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
Agilent 240FS
5 铜 A010
63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设备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检出限 检测设备
 编号
  6 铅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0.1mg/kg
 GB/T 17141-1997
仪 Agilent 280Z
  A130
土壤质量 总汞、总砷、总铅的测定
  7 汞   原子荧光法第 1 部分:土壤中总汞的测 0.002mg/kg
 定 GB/T 22105.1-2008
  原子荧光光度计
AFS-8220
  A069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
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491-2019
  3mg/kg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
Agilent 240FS
 
                           
8 镍 A010
吹扫捕集/
  9   挥发性有机
  土壤和沉积物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05-2011 XYZ/
见检测结果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仪 Tekmar Atomx
  A116/
A107
Agilent 8890-5977B
  10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仪
半挥发性有 土壤和沉积物 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见检测结果
机物 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834-2017
Agilent 8890-5977B
  A166
  11   石油烃
(C10-C40)
  土壤和沉积物 石油烃(C10-C40)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HJ1021-2019
  6mg/kg   气相色谱仪
Agilent 8890
  A172  
                                 
4.2-4 地下水检测项目、检出限、检测方法及主要检测仪器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检出限 检测设备 设备编号
  1 pH 值   水质 pH 值的测定 电极法 HJ
1147-2020
  /   便携式多参数测定仪
DBZ712
  A029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
定 原子荧光法
HJ 694-2014
  0.3μg/L   原子荧光光度计
BAF-2000
 
                               
2 砷 A204
  3 镉    水质 32 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0.005mg/L
 HJ 776-201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
光谱仪 Agilent 5110
  A008
64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依据 检出限 检测设备 设备编号
  水质 六价铬的测定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7467-1987
  0.004mg/L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L6S
4 六价铬 A019
  5 铜    水质 32 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0.04mg/L
 HJ 776-201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
光谱仪 Agilent 5110
  A008
  6 铅    水质 32 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0.07mg/L
 HJ 776-201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
光谱仪 Agilent 5110
  A008
  水质 汞、砷、硒、铋和锑的测
定 原子荧光法
HJ 694-2014
  0.04μg/L   原子荧光光度计
AFS-8220
 
                       
7 汞 A069
  8 镍    水质 32 种元素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0.007mg/L
 HJ 776-201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
光谱仪 Agilent 5110
  A008
  9   挥发性有
机物
  水质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639-2012
  见检测结
  吹扫捕集进样器/
气质联用仪
AtomxXYZ/
Agilent 8890-5977B
  A171/
A168
 
                               
挥发性有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有
吹扫捕集进样器/
  10   机物
(氯甲
  机物指标》
GB/T 5750.8-2006 附录 A
  见检测结
  气质联用仪
AtomxXYZ/
  A171/
A168
烷) 吹脱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 Agilent 8890-5977B
  11   半挥发性
有机物
  气相色谱/质谱法 分析半挥发性
有机化合物 EPA 8270E:2018
  见检测结
  气质联用仪
Agilent 8890-5977B
  A166
  可萃取性
石油烃
(C10-C40)
  水质 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的
测定 气相色谱法 HJ 894-2017
  0.01 mg/L   气相色谱仪
Agilent 8890
 
                                   
12 A172
65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5 样品采集和现场检测
本地块土壤、地下水等样品的现场采集和实验室分析均由江苏光
质检测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光质检测”)进行。光质检测是通过计量
认证(CMA)的第三方公正检测机构(CMA 证书编号:201012340155),
具备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的资质。在现场采样过程中,我公司技术人
员全程监督,以确保整个采样过程的规范性、科学性、合理性。
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包括采样准备、现场采样、快速检测、样
品采集保存、运输等环节。现场采样由上海洁壤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简
称“上海洁壤”)负责,样品采集参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
术导则》(HJ25.1-2019)、《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
技术导则》(HJ25.2-2019)、《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200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等要求执行。
5.1 采样准备
与第三方采样单位上海洁壤一同召开采样启动会,按照布点采样
方案,明确人员任务分工和质量考核要求。与土地使用权人沟通并确
认采样计划,提出现场钻探采样协助配合的具体要求。根据企业生产
设施分布实际情况以及便携式仪器速测结果对点位适当调整,采用钉
桩、旗帜、喷漆等方式设置钻探点标记和编号。重点核实第三方采样
单位设备、器材等是否符合样品采集保存要求。
本地块现场定位放线采用 RTK 定位技术。该技术是基于载波相
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
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本项目采用南方(South)“银
河 1”RTK 测量系统,输出格式为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在实际施工
过程中遇到 RTK 在室内无法定位的情况,我们采用 RTK 室外测量,
全站仪(南方(South)NTS-360 系列全站仪)辅助的方式进行。
66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5.1-1 南方(South银河 1”RTK 测量系统
5.1-2 南方(SouthNTS-360 系列全站仪
5.2 土壤样品采集
67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采用 Geoprobe 7822DT 钻机专用土壤取样及钻井设备,采用高液
压动力驱动,将带内衬套管压入土壤中取样,优点是不会将表层污染
带入下层造成交叉污染。直推式土壤取样钻机采用送水上提活阀式单
套岩芯管钻具取样,当钻到预定采样深度后,提钻取出岩芯,铺开岩
芯并刮去四周的土样,将岩芯中间的土壤取出,按采样要求分别采集
在相应的器皿中。其取样的具体步骤如下:
A. 将带土壤采样功能的 1.5 m 内衬管、钻取功能的内钻杆和外
套钻杆组装好后,用高效液压系统打入土壤中收集第一段土样。
B. 取回钻机内钻杆与内衬之间采集的第一层柱状土。
C. 取样内衬、钻头、内钻杆放进外套管;将外套部分、动力缓冲、
动力顶装置加到钻井设备上面。
D. 在此将钻杆系统钻入地下采集柱状土壤。
E. 将内钻杆和带有第二段土样的衬管从外套管中取出。
取样示意图如下:
5.2-1 土壤钻探取样示意图
土孔,即土壤取样孔,场地调查前,先对点位进行管线勘探,避
68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免钻探过程中破坏到地下管线。然后采用 Geoprobe 7822DT 多功能钻
机进行土孔钻探。土孔钻探深度最深为地面以下 6.0m(以监测点地面
为基准零点)。钻探过程中,现场人员观察并记录土层特性。所有钻
孔图片见附件 3,钻孔记录见附件 4
5.2-2 点位土壤样品采集现场照片 1、样品采集操作
半挥发性有机物及重金属样品采集截管方式,挥发性有机物采集
采用 VOCs 取样器(非扰动采样器)。为避免扰动的影响,由浅及深
逐一取样。采样容器密封后,在标签纸上记录样品编号、采样日期等
信息,贴到采样容器上,随即放入现场带有冷冻蓝冰的样品箱内进行
临时保存。含挥发性有机物的样品要优先采集、单独采集、不得均质
化处理、不得采集混合样。标签纸上记录样品编码、采样日期和采样
人员等信息,贴到样品瓶上。及时填写完善土壤钻孔采样记录单。
69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5.2-3 土壤样品取样
5.2-4 土壤VOCs样品采集
70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5.2-5 现场土壤样品
采样时观察土壤表观性状,同时分别装入密封袋中,使用
PGM-7340 光离子化检测器(PID)及Explorer 9000能量色散X荧光
色谱仪(XRF)检测土样中挥发性有机物和重金属的种类及含量并
记录。快速检测数据及现场记录清单见附录5。
71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5.2-6 手持式PID及检测(上)与XRF检测(下)
土壤采集完成后,现场的土孔均使用彭润土球进行封孔处理,
防止造成二次污染。
5.2-7 土孔封孔 2、土壤平行样采集
土壤平行样不少于地块总样品数的 10%,平行样在土样同一位置
采集,两者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应一致,在采样记录单中标注平行样
编号及对应的土壤样品编号。
3、土壤样品采集拍照记录
土壤样品采集过程应针对采样工具、采集位置、取样过程、样品
信息编号、盛放岩芯样的岩芯箱、现场快速检测仪器使用等关键信息
拍照记录,每个关键信息拍摄 1 张照片,以备质量控制。在样品采集
72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过程中,现场采样人员及时记录土壤样品现场观测情况,包括深度,
土壤类型、颜色和气味等表观性状。
4、其他要求
土壤采样过程中做好人员安全和健康防护,佩戴安全帽和一次性
的口罩、手套,严禁用手直接采集土样,使用后废弃的个人防护用品
应统一收集处置;采样前后应对采样器进行除污和清洗,不同土壤样
品采集应更换手套,避免交叉污染。本项目采样人员均佩戴一次性防
护手套,不同采样点取样及对每个采样点的不同采样深度取样时更换
手套。
5、样品采集特殊情况处理
1)针对直推式钻机采集样品量较小,有可能一次钻探采不到足
够样品量的土样,可以在钻孔附近再进行一次钻探采样。但同类型土
壤样品的平行样必须在同一个钻孔同一深度采集。2)部分区域填土
中有较多大石块,取不到足量的表层土时,在经过布点方案编制单位、
现场质控人员同意后,可以改为采集其他深度土样,并填写相关说明。
3)钻探时由于地下管线、沟渠,或者实在无法取到土壤样品,需要
调整点位时,钻探取样单位需与布点方案编制单位、地块使用权人和
现场质控人员联系并征得其同意后,调整取样点位位置。采集土壤混
合样时,将等量各点采集的土壤充分混合后四分法取得土壤混合样。
5.3 地下水采集
1、采样井建设
地下水监测井的建设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
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9)、《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技术规定
(试行)》进行,新凿监测井一般在地下潜水层即可。同土壤样品采
73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样选择 Geoprobe 7822DT 钻机进行地下水孔钻探。
建井之前采用 RTK 精确定位地下水监测点位置,采样井建设过
程包括钻孔、下管、填充滤料、密封止水、成井洗井和填写成井记录
单等步骤,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钻孔
土孔钻探及土壤样品取样完成后,在原土孔点位使用 Geoprobe
7822DT 螺旋钻钻探加宽土孔直径,同时进行地下水孔钻探,钻孔达
到拟定深度后进行钻孔掏洗,以清除钻孔中的泥浆和钻屑,然后静置
2~3 h 并记录静止水位。
5.3-1 Geoprobe 7822DT 螺旋式钻探 (2)下管
下管前校正孔深,按先后次序将井管逐根测量,确保下管深度和
滤水管安装位置准确无误。井管下管前,对由均匀切割出的带细缝的
滤水管外围包裹滤砂材料。井管下放速度不宜太快,中途遇阻时可适
当上下提动和转动井管,必要时将井管提出,清除孔内障碍后再下管。
下管完成后,将其扶正、固定,井管与钻孔轴心重合。
74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5.3-2 滤水管外围包裹滤砂材料
(3)滤料填充
将石英砂滤料缓慢填充至管壁与孔壁中的环形空隙内,沿着井管
四周均匀填充,避免从单一方位填入,一边填充一边晃动井管,防止
滤料填充时形成架桥或卡锁现象。滤料填充过程也要进行测量,确保
滤料填充至割缝管上层。
75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5.3-3 添加石英砂 (4)密封止水
密封止水从滤料层往上填充,直至地面。本项目采用膨润土作为
止水材料,每填充 10 cm 需向钻孔中均匀注入少量的清洁水,填充过
程中进行测量,确保止水材料填充至设计高度,静置待膨润土充分膨
胀、水化和凝结。
5.3-4 添加彭润土球
76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地下水监测井结构示意图及监测井参数如附件 5
5.3-5 地下水监测井
5.3-6 地下水监测井结构示意图 (5)成井洗井
77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监测井建成后,需要清洗监测井,以去除细颗粒物质堵塞监测井
并促进监测井与监测区域之间的水力连通。本项目采用贝勒管进行洗
井。
每次清洗过程中取出的地下水,进行 pH 值和温度的现场测试。
洗井过程持续到取出的水不混浊,细微土壤颗粒不再进入水井;成井
洗井达标直观判断水质基本上达到水清砂净,同时采用便携式检测仪
器监测 pH 值、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等参数。
当浊度≤10 NTU 时,可结束洗井;当浊度>10 NTU 时,应每间
隔约 1 倍井体积的洗井水量后,对出水进行测定,结束洗井应同时满
足以下条件:
①浊度连续三次测定的变化在 10%以内;
②电导率连续三次测定的变化在 10%以内;
③pH 连续三次测定的变化在±0.1 以内。
(6)填写成井记录
成井后测量记录点位坐标,填写成井记录、地下水采样井洗井记
录单;成井过程中对井管处理(滤水管钻孔或割缝、包网处理、井管
连接等)、滤料填充和止水材料、洗井作业和洗井合格出水等关键环
节或信息拍照记录。
2、地下水水位和监测井标高测量
监测井清洗完成且地下水水位稳定后,首先测量地下水监测井井
管顶端和监测井附近地面标高,然后再使用水位计测量监测井井管顶
端到稳定地下水水位间的距离,从而可以得出地下水水位标高。标高
测量所使用仪器为南方(South)“银河 1”RTK 测量系统(Real -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
78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5.3-7 地下水监测井高程测量
5.3-8 地下水监测井水位埋深测量
3、采样前洗井
采样前洗井注意事项如下:1)根据《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
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HJ 1019-2019),监测井建设完成后,至
少稳定 8 h 后开始成井洗井,成井洗井结束后,监测井至少稳定 24 h
后开始采集地下水样品,地下水样品采集应在水质指标达到稳定后 2
h 内完成。2)采样前洗井避免对井内水体产生气提、气曝等扰动。3)
成井洗井、采样前洗井均应符合要求后才可开展下一步工作。4)填
写成井洗井、地下水采样井洗井记录单。
本地块采样前选用贝勒管进行洗井,贝勒管汲水位置为井管底部,
控制贝勒管缓慢下降和上升,原则上洗井水体积达到3~5倍滞水体积。
79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5.3-9 使用贝勒管进行监测井清洗
洗井前对pH计、溶解氧仪、电导率和氧化还原电位仪等检测仪器
进行现场校正,校正记录填写在《现场仪器校准记录表》。
开始洗井时,记录洗井开始时间,同时洗井过程中每隔5-15 min
读取并记录pH、温度(T)、电导率、溶解氧(DO)及氧化还原电位
(ORP),至 少3项检测指标连续3次测定的变化达到以下要求结束洗
井:
①pH变化范围为±0.1;
②温度变化范围为±0.5℃;
③电导率变化范围为±10%;
④DO变化范围为±0.3 mg/L,或变化范围为±10%;
⑤ORP变化范围为±10 mV,或变化范围为±10%;
⑥浊度≤10 NTU,或变化范围±10%。
若现场测试参数无法满足以上要求,则洗井水体积达到3~5倍采
样井内水体积后即可结束洗井,进行采样。
80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5.3-10 地下水水质参数测量
采样前洗井过程填写《地下水建井/洗井原始记录》。采样前洗井
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统一收集处置。
3、样品采集操作
采样洗井达到要求后,测量并记录水位——监测井井管顶端到稳
定地下水水位间的距离(即地下水水位埋深)。若地下水水位变化小
于10 cm,则可以立即采样;若地下水水位变化超过10 cm,应待地下
水位再次稳定后采样,若地下水回补速度较慢,原则上应在洗井后2
h内完成地下水采样,优先采集用于测定挥发性有机物的地下水样品。
测试项目中含挥发性有机物时,应适当减缓流速,避免冲击产生气泡,
一般不超过0.1 L/min。
对于未添加保护剂的样品瓶,地下水采样前需用待采集水样润洗
2~3次。
使用贝勒管进行地下水样品采集时,缓慢沉降或提升贝勒管。取
出后,通过调节贝勒管下端出水阀,使水样沿瓶壁缓缓流入瓶中,直
至在瓶口形成一向上弯月面,旋紧瓶盖,避免采样瓶中存在顶空和气
泡。
81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5.3-11 地下水采样
地下水装入样品瓶后,记录样品编号、采样日期和采样人员等信
息,贴到样品瓶上。
5.3-12 地下水样品
地下水采集完成后,样品瓶用泡沫塑料袋包裹,并立即放入现场
装有冷冻蓝冰的样品箱内保存。
82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5.3-13 样品暂存
取水使用一次性贝勒管,一井一管,尽量避免贝勒管的晃动对地
下水的扰动。本项目坚持“一井一管”的原则,避免交叉污染。
地下水采样时根据《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
的要求采集,不同的分析指标分别取样,保存于不同的容器中,并根
据不同的分析指标在水样中加入相应的保存剂。
水样采集后立即置于放有蓝冰的保温箱内(约 4℃以下)避光保
存。地下水取样容器和固定剂按照优先所选用的检测方法、《地下水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的标准执行,详见表 5.3-1
5.3-1 地下水取样容器、固定剂
检测项目 容器 固定剂
pH 值 / / 铜、镍 P. 使硝酸含量达到 1%
镉、铅 P. 加硝酸至 pH≤2
加硝酸(1+9,含重铬酸钾 50 g/L)至
汞 P.
pH≤2 砷 P. 加硫酸至 pH≤2
六价铬 P. 氢氧化钠调节 pH=7-9
  挥发性有机物(VOCs)   40 mL 吹
扫捕集瓶
  每 40 mL 样品中加入 25 mg 抗坏血酸。水
 样呈中性向每个样品瓶中加入 0.5 mL 盐
酸。
半挥发性有机物 棕色 G. /
83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检测项目 容器 固定剂
(SVOCs)
 可萃取性石油烃 棕色 G. /
备注:G.为硬质玻璃瓶,P.为聚乙烯瓶(桶),pH值为现场测定。
4、地下水现场平行样采集要求
在采样记录单中标注平行样编号及对应的地下水样品编号。地下
水现场平行样每个地块至少采集 1 份。本项目共采集 1 份地下水现场
平行样。
5、地下水样品采集拍照记录
地下水样品采集过程应对洗井、装样以及采样过程中现场快速监
测等环节进行拍照记录,每个环节至少 1 张照片,以备质量控制。
6、其他要求
含挥发性有机物的样品要优先采集。地下水采样过程中应做好人
员安全和健康防护,佩戴安全帽和一次性的个人防护用品(口罩、手
套等),废弃的个人防护用品等垃圾应集中收集处置。
5.4 实际采样情况
本次调查共布设 3 个土壤采样点位,2 个地下水采样点位,并设
置 1 个土壤平行样,1 个地下水平行样。实际采样点位位置均与调查
方案一致。土壤和地下水采样点实际布设情况见图 5.4-1,采样点位
置信息见表 5.4-1
84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5.4-1 采样点位定位图
85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5.4-1 土壤、地下水采样点位基本信息
  点位   采样类
  采样点位坐标系
X(北坐标) Y(东坐标) Z(高程)
  采样深度(m
S1 土壤 3479934.489 40543281.921 3.41
  S2 土壤 3479951.871 40543271.332 3.36
S3 土壤 3479964.715 40543310.801 3.21
  0.5/1.0/1.5/2.0/2.5/
3.0/4.0/5.0/6.0m
GW1 地下水 3479934.489 40543281.921 3.41 6.0 m(筛管长度
  GW3 地下水 3479964.715 40543310.801 3.21   5m , 位 于 1.0~
5.5m 处)
注:本项目调查定位采用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高程为黄海高程。
5.5 现场快速筛测
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1-2019)、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25.2-2019)
等导则要求,取样原则如下:
(1)每个土孔 0.5m 表层样均送检至实验室进行检测;
(2)每个土孔不同土层至少送检 1 个土壤样品至实验室进行检
测;
(3)通过分析现场手持仪 PID 的检测数据,在每个采样点位对
土壤样品通过 PID 进行检测前,均进行该点位的本底检测,然后将采
集的每个新鲜样品的响应值与本底响应值相对比,筛选出响应值相对
较高的样品送检;
(4)通过分析现场手持仪 XRF 的检测数据,对采集的土壤样品
中的重金属进行半定量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相关标准进行对比,筛
选出响应值相对较高的样品送检。
经过筛选,本项目选取 10 个土壤样品(含 1 个平行样)、3 个地
下水样品(含 1 个平行样)现场封存后由第三方实验室江苏光质检测
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检测,现场快速检测结果及送检样品汇总见下表。
86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按总样本数 10%比例采集现场平行样。
87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5.5-1 土壤样品现场快速检测结果汇总表
点位   取样深
(m)
  PID 读数
ppb
  XRF 读数(ppm) 是否
送样
Cr Ni Cu Zn As Cd Hg Pb
  送样依据
0.5 27 114 76 25 103 13 ND ND 16 Y 表层土壤必采
1 14 114 84 33 137 9 ND ND 20 Y PID 读数较高且水位线附近
1.5 4 91 64 27 85 8 ND ND 27 N
2 7 75 32 20 74 8 ND ND 19 N
S1 2.5 9 56 49 25 67 7 ND ND 16 N
3 13 89 33 17 73 4 ND ND 18 N
4 19 76 48 33 78 6 ND ND 22 Y 底层土壤中 PID 读数较高
5 17 72 31 19 70 ND ND ND 17 N
6 4 85 40 24 78 8 ND ND 23 N
0.5 57 55 37 16 62 5 ND ND 25 Y 表层土壤必采
1 48 63 26 28 79 8 ND ND 28 N
1.5 23 43 30 17 65 6 ND ND 8 N
  S2   2 26 70 53 26 79 5 ND ND 13 N
2.5 24 135 42 15 73 6 ND ND 10 Y XRF 中 Cr 读数较高
3 33 76 42 18 74 5 ND ND 10 N
4 31 68 32 17 56 3 ND ND 15 N
5 42 60 28 19 69 5 ND ND 19 Y 底层土壤中 PID 读数较高
88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点位   取样深
(m)
  PID 读数
ppb
  XRF 读数(ppm) 是否
送样
Cr Ni Cu Zn As Cd Hg Pb
  送样依据
6 30 73 34 25 81 7 ND ND 17 N
0.5 161 54 31 18 73 7 ND ND 21 Y 表层土壤必采
1 62 49 27 19 47 ND ND ND 18 N
1.5 75 71 40 22 65 6 ND ND 10 N
2 92 52 26 13 64 4 ND ND 19 Y PID 读数较高
S3 2.5 74 51 39 14 75 4 ND ND 11 N
3 69 69 28 26 84 7 ND ND 17 N
4 60 63 31 13 57 9 ND ND 10 Y 底层土壤中 PID 读数较高
5 58 48 23 20 52 ND ND ND 13 N
6 51 57 34 22 79 ND ND ND 16 N
89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5.6 样品保存与流转
土壤、地下水的样品保存、运输和流转按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
风险管控和修复 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9)、《土壤环境监测
技术规范》(HJ/T 166-200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
2020)、《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HJ 1019-
2019)及《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采集保存和流转技术规定(试
行)》等标准规范的要求执行。
采集的土壤、地下水样品瓶立即放入冷藏箱进行低温保存,当天
采用小汽车送回实验室分析。采集样品设有专门的样品保管人员进行
监督管理,负责样品的转移、封装、运输、交接、记录等。在现场样
品装入采样器皿后,立即转移至冷藏箱低温保存,保持箱体密封。待
所有样品采集完成后,样品仍低温保存在冷藏箱中,内置蓝冰,以保
证足够的冷量,由专人负责尽快将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测试。样
品采集、保存和流转工作程序见图 5.6-1
5.6.1 样品运输
样品采集完成后,由专用小汽车送至实验室,并及时冷藏。样品
运输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内容包括:
(1)样品装运前,核对采样标签、样品数量、采样记录等信息,
核对无误后方可装车;
(2)样品置于<4℃冷藏箱保存,运输途中严防样品的损失、混
淆和沾污;
(3)认真填写样品流转单,写明采样人、采样日期、样品名称、
样品状态、检测项目等信息;
(4)样品运抵实验室后及时清理核对,无误后及时将样品送入
冰箱保存。
90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5.6.2 样品保存
样品保存包括现场暂存和流转保存两个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根据不同检测项目要求,在采样前向样品瓶中添加一定量
的保护剂,在样品瓶标签上标注样品编号、采样时间等信息。
(2)样品现场暂存
采样现场配备样品保温箱,内置冰冻蓝冰。样品采集后立即存放
至保温箱内。
(3)样品流转保存
样品保存在有冰冻蓝冰的保温箱内运送到实验室,样品的有效保
存时间为从样品采集完成到分析测试结束。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土壤样
品要加入10 mL甲醇(色谱级)保护剂,保存在棕色的样品瓶内。含
挥发性有机物的地下水样品要保存在棕色的样品瓶内。
5.6-1 样品采集、保存、流转工作程序图
对于易分解或易挥发等不稳定组分的样品采取低温保存的运输
91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方法,尽快送到实验室分析测试。测试项目需要新鲜样品的土样,采
集后用可密封的聚乙烯或玻璃容器在 4℃以下避光保存,样品充满容
器。避免用含有待测组分或对测试有干扰的材料制成的容器盛装保存
样品,测定有机污染物用的土壤样品选用玻璃容器保存。
样品管理员收到样品后,立即检查样品箱是否有破损,按照《环
境样品交接单》清点核实样品数量、样品瓶编号以及破损情况。暂未
出现样品瓶缺少、破损或样品瓶标签无法辨识等重大问题。
分析取用后的剩余样品,待测定全部完成数据报出后,也移交样
品库保存。
本项目样品库保持干燥、通风、无阳光直射、无污染;样品存放
于冰箱中,保证样品在<4℃的温度环境中保存。样品管理员定期查
验样品,防止霉变、鼠害及标签脱落。
根据《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和《地下水环
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本项目的样品保存符合质控要求。
5.6.3 样品流转
(1)装运前核对
样品流转运输保证样品完好并低温保存,采用适当的减震隔离措
施,严防样品瓶的破损、混淆或沾污,在保存时限内运送至分析实验
室。
由现场采样工作组中样品管理员和质量监督员负责样品装运前
的核对,对样品与采样记录单进行逐个核对,按照样品保存要求进行
样品保存质量检查,检查无误后分类装箱。样品装运前,填写《环境
样品交接单》,包括采样人、采样时间、样品性状、检测项目和样品
数量等信息。水样运输前将容器的外(内)盖盖紧。样品装箱过程中
采取一定的分隔措施,以防破损,用泡沫材料填充样品瓶和样品箱之
92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间空隙。
(2)样品运输
样品流转运输应保证样品安全和及时送达,运输过程中要低温保
存,采用适当的减震隔离措施,严防样品瓶的破损、混淆或沾污。土
壤无机样品送往各制备流转中心进行样品制备。
(3)样品接收
样品送达实验室后,由样品管理员进行接收。样品管理员立即检
查样品箱是否有破损,按照《环境样品交接单》清点核实样品数量、
样品瓶编号以及破损情况,对样品进行符合性检查,确认无误后在《环
境样品交接单》上签字。本项目样品管理员为熟悉土壤和地下水样品
保存、流转的技术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性检查包括:样品包装、
标识及外观是否完好;样品名称、样品数量是否与原始记录单一致;
样品是否损坏或污染。若出现样品瓶缺少、破损或样品瓶标签无法辨
识等重大问题,样品管理员在《环境样品交接单》中进行标注,并及
时与现场项目负责人沟通。实验室收到样品后,按照《环境样品交接
单》要求,立即安排样品保存和检测。
本项目样品流转过程均符合质控要求,未出现品瓶缺少、破损或
样品瓶标签无法辨识等重大问题。
综上所述,本项目样品运输、保存和流转过程均符合《土壤环境
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和《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
164-2020)中的相关规定。
5.6.4 过程控制
质量控制样品主要包括现场平行样、全程序空白样(2 份)、运
输空白样(2 份)、设备空白样(1 份),并填写相关记录。
全程序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样品运输质量控制、样品流转质量控
93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制、样品保存质量控制、样品制备质量控制和分析方法选定。本次样
品采集,地下水每批次采样均用全程序空白样品进行控制,土壤、地
下水样品采集10%的平行样品。
采集现场质量控制样是现场采样和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
质量控制样包括平行样、空白样和运输样,质控样品的分析数据可从
采样到样品运输、贮存和数据分析等不同阶段反映数据质量。
按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 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9)的要求,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较高的样品装瓶后密封在塑料
袋中,避免交叉污染,通过运输空白样来控制运输和保存过程中交叉
污染情况。采集土壤样品用于分析挥发性有机物时,每次运输采集至
少一个运输空白样,即从实验室带到采样现场后,又返回实验室的与
运输过程有关,并与分析无关的样品,以便了解运输途中是否受到污
染和样品是否损失。
挥发性有机物等样品分析时,通常要做全程序空白试验,以便了
解样品采集与流转过程中可能存在沾污情况。每批样品至少做一个全
程序空白样,全程序空白应低于测定下限(方法检出限的4倍)。
现场空白测定结果均低于方法检出限,表明现场不存在污染现象。
综上所述,本项目地块现场采样、现场检测均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现场检测准确、可靠。
5.7 质量控制
5.7.1 样品制备质量控制
(1)制样过程中采样时的土壤标签与土壤始终放在一起,严禁
混错,样品名称和编码始终不变;水样采用样品唯一性标识,该标识
包括唯一性编号和样品测试状态标识组成,实验室测试过程中由测试
人员及时做好分样、移样的样品标识转移,并根据测试状态及时作好
94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相应的标记。
(2)制样工具每处理一份样品后擦抹(洗)干净,严防交叉污
染。
(3)平行样制备。本项目土壤设置 1 个平行样作为质量控制
样,地下水设置 1 个平行样,控制样总数不少于总样品数的 10%,
在采样前设置一个设备淋洗样及每次样品运输过程中设置 1 个全程
序空白样及 1 个运输空白样,以确保分析检测结果的质量。
5.7.2 样品分析质量控制
(1)空白试验。每批次样品分析时,进行空白试验。分析测试
方法有规定的,按分析测试方法的规定进行;分析测试方法无规定时,
要求每批样品或每 20 个样品应至少做 1 次空白试验。空白样品分析
测试结果一般应低于方法检出限。
(2)准确度控制。
①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当具备与被测土壤或地下水样品基体相同
或类似的有证标准物质时,应在每批次样品分析时同步均匀插入与被
测样品含量水平相当的有证标准物质样品进行分析测试。每批次同类
型分析样品要求按样品数 5%的比例插入标准物质样品;当批次分析
样品数<20 时,应至少插入 1 个标准物质样品(如果分析挥发性有
机物,则比例为 10%)。将标准物质样品的分析测试结果(x)与标
准物质认定值(或标准值)(µ)进行比较,计算相对误差(RE)。RE
计算公式如下。若 RE 在允许范围内,则对该标准物质样品分析测试
的准确度控制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对有证标准物质样品分析测试
合格率要求应达到 100%。
RE 100%
(%) = x −μ
μ
②加标回收率试验。当没有合适的土壤或地下水基体有证标准物
95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质时,应采用基体加标回收率试验对准确度进行控制。每批次同类型
分析样品中,应随机抽取 5%的样品进行加标回收率试验;当批次分
析样品数<20 时,应至少随机抽取 1 个样品进行加标回收率试验(如
果分析挥发性有机物,则比例为 10%)。此外,在进行有机污染物样
品分析时,最好能进行替代物加标回收率试验。加标量可视被测组分
含量而定,含量高的可加入被测组分含量的 0.5~1.0 倍,含量低的可
加 2~3 倍,但加标后被测组分的总量不得超出分析测试方法的测定
上限。若基体加标回收率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则该加标回收率试验
样品的准确度控制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对基体加标回收率试验结
果合格率的要求应达到 100%。
(3)精密度控制。依据平行样相对标准偏差评价测试精密度,
分为实验室之间(室间)检测结果精密度分析和实验室内部(室内)
检测结果精密度分析两类。在每批次分析样品中,应随机抽取 5%(若
分析挥发性有机物,则抽取 10%)的样品进行平行双样分析;当批次
样品数<20 时,应至少随机抽取 1 个(若分析挥发性有机物,则抽取
10%)样品进行平行双样分析。若平行双样测定值(A,B)的相对偏差
(RD)在允许范围内,则该平行双样的精密度控制为合格,否则为不
合格。根据《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试
行)》要求,实验室内部平行样合格率应达到 90%。
 A B
RD(%) = 100%
 A + B
 合格样品数
合格率(%) = 100%
 总分析样品数
5.8 安全防护
经与企业对接,现场工作期间严格落实以下安全保障与风险防控
措施:
96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5.8.1 采样前
(1)钻探点位得到业主认可,协调处理高空易坠落物;
(2)钻机进场前安排钻机组长进行现场踏勘和管线探测,找出
影响钻机安全生产的环境因素,并提出解决方案。
5.8.2 采样过程
(1)在现场调查采样操作区周边,设立明显的标识,钻孔作业
时不准无关人员、车辆靠近,避免发生危险。
(2)关注设备工况:作业中严格执行设备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
作业过程时刻观察设备各结构组件的状态,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损坏,
发现故障立即停止作业,对设备故障原因现场排查、修复。
(3)钻探与取样相互配合,注意钻探采样时的作业位置,掌握
好采样时机,
(4)施工期人员防护:全程规范佩戴安全帽,接触样品时全程
佩戴一次性丁腈手套,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样品。
5.8.3 采样后撤场
(1)采样作业完成后,按照钻井操作规程安全有序拆除设备,
妥善收集相关采样配件,与企业负责人沟通后,在采样负责人指挥下
有序撤场。
(2)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钻探过程中产生的废土、废水及其
他废弃物妥善处置,不随意丢弃。
97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6 地块环境质量评估
6.1 地块的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6.1.1 地质条件
工程师在土壤钻孔的过程中现场记录钻孔位置、地下水和土壤
分层情况及地层岩性,并汇总成项目现场钻孔记录,如图 6.1-1
示,具体详见附件 4。本项目场地调查深度范围内破除水泥硬化层
后由素填土、粘土组成,素填土埋深 0.00~1.50m,粘土层埋深 0.50
~6.00m。
98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6.1-1 钻孔柱状图
根据现场钻孔情况,工程师记录本地块地面以下至 6m 深的土层
分布,具体分布如表 6.1-1
6.1-1 地层钻孔记录情况
采样点 变层深度(m) 地层岩性描述 污染描述
S1/GW1 0~0.50 杂填土,灰色,稍湿,松散,含碎石 无异味
 0.5~6.0 粘土,褐黄色,稍湿,硬塑
S2 0~1.50 杂填土,灰色,红褐色,稍湿,松散,含碎石 无异味
 1.5~6.0 粘土,褐黄色,稍湿,硬塑
S3/GW3 0~0.6 杂填土,灰色,稍湿,松散,含碎石 无异味
 0.6~6.0 粘土,褐黄色,稍湿,硬塑
CKS/CKW 0.00~0.40 杂填土,灰色,稍湿,松散,含碎石 无异味
0.40~1.50 粘土,褐黄色,稍湿,硬塑
6.1.2 水文条件
工程师对地块的地下水监测井高程和水位进行了测量,具体结果
见表 6.1-2,地下水埋深为 0.57~1.13 m,水位高程为 2.28~2.64 m。在
此次调查期间,场地内地下水总体为自东北向西南流动。地下水流向
图见图 6.1-2
6.1-2 地块的地下水水位统计表(单位:m
点位 地面高程 地下水水位埋深 地下水水位高程
GW1 3.41 1.15 2.26
GW3 3.21 0.71 2.50
CKW 3.01 0.9 2.11
99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6.1-2 地下水流向图
6.2 检测结果分析
6.2.1 质控情况分析
6.2.1.1 现场质控样品结果汇总
本次调查严格按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
25.1-2019)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
25.2-2019)及《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
(试行)》(环办土壤函[2017]1896 号)进行比较评估。的相关规定
进行,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质量审核:
➢ 样品的实验室分析结果与现场观察和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评估;
➢ 通过确认现场 QA/QC 程序,样品运输跟踪单,分析方法,样品分
析和萃取保留时间等来审核数据质量;
➢ 根据样品平行样检测结果分析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 分析运输空白样和设备清洗样的检测结果;
➢ 实验室内部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分析,包括实验室空白、实验室
平行样、加标回收和标准物质样品四种方式对分析过程进行质量
控制。
➢ 根据《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定(试
行)》要求,实验室内部平行样合格率应达到 90%。
本次调查共设置 1 个土壤现场平行样、1 个地下水现场平行样,
1 个设备清洗样、2 个全程序空白样和 2 个运输空白样,以评估样品
实验室分析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样品由场地运送至实验室的过程中
是否受到交叉污染。本项目现场质控样品的设置情况见表 6.2-1
100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6.2-1 现场质控样品设置情况表
序号 样品类型 数量 具体情况
1 土壤现场平行样 1 详见表4.1-1
2 地下水现场平行样 1 详见表4.1-2及4.1-3
3 设备清洗样 1 设备空白
4 全程序空白样 2 全程序空白(土壤和地下水)
5 运输空白样 2 运输空白(土壤和地下水)
现场平行样的检测结果可用于计算相对偏差(RD),计算公式如下:
  RD
=
  X - X
1 2
100%
( )
X X
+
1 2
式中X1与X2分别表示样品及其平行样品的检出浓度。
将实验室室内平行检测数据进行了罗列和对比,并计算了相对偏
差值,结果显示实验室的土壤及地下水的现场平行样 RD 值均满足各
监测因子各自的 RD 值范围(根据计算 RD 值的合格率为 100%,满
足要求),具体的 RD 值对比数据和符合性评价如下表 6.2-2、表 6.2-
3 所示。
6.2-2 土壤现场平行样品分析结果比对表 单位:mg/kg
序号 检测指标 采样点位   检测结果(mg/kg
样品 平行样
  RD(%) 允许范围(%   是否
合格
1 pH(无量纲) S2(5m) 7.38 7.14 0.24 0.3 个 pH 单位 合格
2 砷 S2(5m) 5.627 5.807 1.57 0-30 合格
3 镉 S2(5m) 0.09 0.09 0.00 0-40 合格
4 铜 S2(5m) 19 16 8.57 0-25 合格
5 铅 S2(5m) 58.49 41.66 16.80 0-20 合格
6 汞 S2(5m) 0.027 0.023 8.00 0-40 合格
7 镍 S2(5m) 31 27 6.90 0-20 合格
101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序号 检测指标 采样点位   检测结果(mg/kg
样品 平行样
  RD(%) 允许范围(%   是否
合格
  8   可萃取性石油烃
(C10-C40)
  S2(5m)   27 23 8 0-50 合格
                           
备注:仅列出有检出浓度的因子。
6.2-3 地下水现场平行样品分析结果比对表 单位:mg/L
  序号 检测指标 采样点位   检测结果(μg/LRD
%
样品 平行样
  允许范围
%
  是否
合格
1 pH(无量纲) GW3 7.4 7.4 0 0.3 个 pH 单位 合格
2 砷 GW3 0.9 0.9 0 0-25 合格
3 汞 GW3 0.44 0.52 8.33 0-40 合格
  4 可萃取性石油
 烃(C10-C40)
  GW3 290 290 0 0-25 合格
备注:仅列出有检出浓度的因子。“ND”表示未检出。
设备清洗样(设备空白 1 个):
本次调查采集了 1 份设备清洗样,实验室分析结果总结如下:
设备清洗样中所有监测因子均未检出,根据设备清洗样的分析结
果可知,Geoprobe 取样过程中未造成任何交叉污染。
现场空白样(全程序空白 2 个):
全程序空白样中所有监测因子均未检出,根据全程序空白样的分
析结果可知,样品在采集到分析全过程未造成任何交叉污染。
运输空白样(运输空白 2 个):
本次调查采集了 2 份运输空白样,所有监测因子均未检出,结果
表明实验室样品运输过程中未发生任何污染。
6.2.1.2 实验室内部质控结果汇总
空白样质控结果
102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用与采样同批次清洗或新购的采样瓶(广口瓶、吹扫集瓶、玻璃
胍等)进行空白试验,空白实验结果小于检出限或未检出时,样品测
定结果方有效。检测结果表明,空白试验结果均小于检出限。
本项目实验用水和试剂纯度均符合要求。为了消除试剂和器皿中
所含的待测组分和操作过程的玷污,以实验用水代替试剂进行空白试
验(试剂空白),然后从试样测定结果中扣除空白值来校正。检测结
果表明,试剂空白均低于方法检出限。
挥发性有机物等样品分析时,通常要做全程空白试验,以便了解
样品采集与流转过程中可能存在沾污情况。用去离子水代替试样,用
和样品相同的步骤和试剂,制备全程空白溶液,并按与样品相同条件
进行测试。每批样品一组全程空白样,全程空白应低于检出限。本项
目全程空白均低于检出限,表明未出现过程污染。具体空白样质控结
果详见附件 12 中的实验室质控报告。
加标回收质控结果
本项目监测因子无标准物质或质控样品时,采用加标回收来控制
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加标回收率结果显示样品、基体和空白加标结果
回收率均位于规定的要求内,符合要求,详见附件 12 中的实验室质
控报告。
6.2-4 土壤空白加标回收率结果
样品名称 检测项目 单位 加标量   加标样品
测定量
  原 样 品
测定量
  回 收 率
(%)
  回收率范
(%)
  是否
合格
重金属和无机物
S1-2 六价铬 μg 80.0 87.1 0 109 70~130 +
挥发性有机物
103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样品名称 检测项目 单位 加标量   加标样品
测定量
  原 样 品
测定量
  回 收 率
(%)
  回收率范
(%)
  是否
合格
氯甲烷 μg 0.250 0.222 0 88.8 70~130 +
氯乙烯 μg 0.250 0.219 0 87.6 70~130 +
1,1-二氯乙烯 μg 0.250 0.218 0 87.2 70~130 +
二氯甲烷 μg 0.250 0.215 0 86.0 70~130 +
反式-1,2-二氯乙烯 μg 0.250 0.233 0 93.2 70~130 +
1,1-二氯乙烷 μg 0.250 0.214 0 85.6 70~130 +
顺式-1,2-二氯乙烯 μg 0.250 0.247 0 98.8 70~130 +
氯仿 μg 0.250 0.221 0 88.4 70~130 +
1,1,1-三氯乙烷 μg 0.250 0.239 0 95.6 70~130 +
四氯化碳 μg 0.250 0.224 0 89.6 70~130 +
苯 μg 0.250 0.214 0 85.6 70~130 +
1,2-二氯乙烷 μg 0.250 0.243 0 97.2 70~130 + 空白加标
三氯乙烯 μg 0.250 0.211 0 84.4 70~130 +
1,2-二氯丙烷 μg 0.250 0.201 0 80.4 70~130 +
甲苯 μg 0.250 0.231 0 92.4 70~130 +
1,1,2-三氯乙烷 μg 0.250 0.207 0 82.8 70~130 +
四氯乙烯 μg 0.250 0.214 0 85.6 70~130 +
氯苯 μg 0.250 0.211 0 84.4 70~130 +
1,1,1,2-四氯乙烷 μg 0.250 0.217 0 86.8 70~130 +
乙苯 μg 0.250 0.222 0 88.8 70~130 +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μg 0.500 0.473 0 94.6 70~130 +
邻二甲苯 μg 0.250 0.223 0 89.2 70~130 +
苯乙烯 μg 0.250 0.212 0 84.8 70~130 +
1,1,2,2-四氯乙烷 μg 0.250 0.235 0 94.0 70~130 +
104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样品名称 检测项目 单位 加标量   加标样品
测定量
  原 样 品
测定量
  回 收 率
(%)
  回收率范
(%)
  是否
合格
1,2,3-三氯丙烷 μg 0.250 0.225 0 90.0 70~130 +
1,4-二氯苯 μg 0.250 0.222 0 88.8 70~130 +
1,2-二氯苯 μg 0.250 0.212 0 84.8 70~130 +
氯甲烷 μg 0.250 0.208 0 83.2 70~130 +
氯乙烯 μg 0.250 0.212 0 84.8 70~130 +
1,1-二氯乙烯 μg 0.250 0.216 0 86.4 70~130 +
S1-2 二氯甲烷 μg 0.250 0.209 0 83.6 70~130 +
反式-1,2-二氯乙烯 μg 0.250 0.223 0 89.2 70~130 +
1,1-二氯乙烷 μg 0.250 0.207 0 82.8 70~130 +
顺式-1,2-二氯乙烯 μg 0.250 0.255 0 102 70~130 +
挥发性有机物
氯仿 μg 0.250 0.225 0 90.0 70~130 +
1,1,1-三氯乙烷 μg 0.250 0.237 0 94.8 70~130 +
四氯化碳 μg 0.250 0.240 0 96.0 70~130 +
苯 μg 0.250 0.227 0 90.8 70~130 +
1,2-二氯乙烷 μg 0.250 0.244 0 97.6 70~130 +
三氯乙烯 μg 0.250 0.224 0 89.6 70~130 +
S1-2 1,2-二氯丙烷 μg 0.250 0.209 0 83.6 70~130 +
甲苯 μg 0.250 0.229 0 91.6 70~130 +
1,1,2-三氯乙烷 μg 0.250 0.206 0 82.4 70~130 +
四氯乙烯 μg 0.250 0.217 0 86.8 70~130 +
氯苯 μg 0.250 0.203 0 81.2 70~130 +
1,1,1,2-四氯乙烷 μg 0.250 0.219 0 87.6 70~130 +
乙苯 μg 0.250 0.215 0 86.0 70~130 +
105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样品名称 检测项目 单位 加标量   加标样品
测定量
  原 样 品
测定量
  回 收 率
(%)
  回收率范
(%)
  是否
合格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μg 0.500 0.475 0 95.0 70~130 +
邻二甲苯 μg 0.250 0.218 0 87.2 70~130 +
苯乙烯 μg 0.250 0.211 0 84.4 70~130 +
1,1,2,2-四氯乙烷 μg 0.250 0.233 0 93.2 70~130 +
1,2,3-三氯丙烷 μg 0.250 0.220 0 88.0 70~130 +
1,4-二氯苯 μg 0.250 0.208 0 83.2 70~130 +
1,2-二氯苯 μg 0.250 0.209 0 83.6 70~130 +
半挥发性有机物
苯胺 μg 20.0 13.51 0 67.5 60~140 +
2-氯苯酚 μg 20.0 14.58 0 73.0 60~140 +
硝基苯 μg 20.0 15.38 0 77.0 60~140 +
萘 μg 20.0 16.81 0 84.0 60~140 +
苯并[a]蒽 μg 20.0 15.13 0 75.5 60~140 +
空白加标 䓛 μg 20.0 16.40 0 82.0 60~140 +
苯并[b]荧蒽 μg 20.0 16.43 0 82.0 60~140 +
苯并[k]荧蒽 μg 20.0 15.29 0 76.5 60~140 +
苯并[a]芘 μg 20.0 16.70 0 83.5 60~140 +
茚并[1,2,3-cd]芘 μg 20.0 14.23 0 71.0 60~140 +
二苯并[a,h]蒽 μg 20.0 14.95 0 75.0 60~140 +
苯胺 μg 20.0 13.87 0 69.5 60~140 +
2-氯苯酚 μg 20.0 15.14 0 75.5 60~140 + S1-2
硝基苯 μg 20.0 14.91 0 74.5 60~140 +
萘 μg 20.0 15.41 0 77.0 60~140 +
半挥发性有机物
106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样品名称 检测项目 单位 加标量   加标样品
测定量
  原 样 品
测定量
  回 收 率
(%)
  回收率范
(%)
  是否
合格
苯并[a]蒽 μg 20.0 14.96 0 75.0 60~140 +
䓛 μg 20.0 14.66 0 73.5 60~140 +
苯并[b]荧蒽 μg 20.0 16.19 0 81.0 60~140 +
S1-2 苯并[k]荧蒽 μg 20.0 15.14 0 75.5 60~140 +
苯并[a]芘 μg 20.0 15.75 0 79.0 60~140 +
茚并[1,2,3-cd]芘 μg 20.0 14.37 0 72.0 60~140 +
二苯并[a,h]蒽 μg 20.0 14.14 0 70.5 60~140 +
石油烃类
空白加标 石油烃(C10-C40) μg   6.20×10
3 5.45×103 94.0 86.3 70~120 +
S1-2 石油烃(C10-C40) μg   6.20×10
3 5.66×103 200 88.1 50~140 +
6.2-5 地下水空白加标回收率结果
样品名称 检测项目 单位 加标量 加标样品 原样品 回 收 率 回收率范 是否
测定量 测定量 (%)(%) 合格
重金属和无机物
GW3 镉 μg 25.0 25.2 0 100.8 70~120 +
铜 μg 25.0 24.0 0 96.0 70~120 +
镍 μg 25.0 24.3 0 97.2 70~120 +
铅 μg 25.0 21.0 0 84.0 70~120 +
挥发性有机物
空白加标 氯甲烷 μg 0.250 0.214 0 85.6 80~120 +
氯乙烯 μg 0.250 0.218 0 87.2 80~120 +
1,1-二氯乙烯 μg 0.250 0.218 0 87.2 80~120 +
二氯甲烷 μg 0.250 0.222 0 88.8 80~120 +
反式-1,2-二氯乙烯 μg 0.250 0.214 0 85.6 80~120 +
1,1-二氯乙烷 μg 0.250 0.212 0 84.8 80~120 +
顺式-1,2-二氯乙烯 μg 0.250 0.219 0 87.6 80~120 +
氯仿 μg 0.250 0.233 0 93.2 80~120 +
1,1,1-三氯乙烷 μg 0.250 0.225 0 90.0 80~120 +
四氯化碳 μg 0.250 0.224 0 89.6 80~120 +
107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样品名称 检测项目 单位 加标量 加标样品 原样品 回 收 率 回收率范 是否
测定量 测定量 (%)(%) 合格
苯 μg 0.250 0.240 0 96.0 80~120 +
1,2-二氯乙烷 μg 0.250 0.228 0 91.2 80~120 +
三氯乙烯 μg 0.250 0.224 0 89.6 80~120 +
1,2-二氯丙烷 μg 0.250 0.230 0 92.0 80~120 +
甲苯 μg 0.250 0.233 0 93.2 80~120 +
1,1,2-三氯乙烷 μg 0.250 0.231 0 92.4 80~120 +
四氯乙烯 μg 0.250 0.219 0 87.6 80~120 +
氯苯 μg 0.250 0.224 0 89.6 80~120 +
1,1,1,2-四氯乙烷 μg 0.250 0.224 0 89.6 80~120 +
乙苯 μg 0.250 0.217 0 86.8 80~120 +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μg 0.500 0.433 0 86.6 80~120 +
邻二甲苯 μg 0.250 0.220 0 88.0 80~120 +
苯乙烯 μg 0.250 0.229 0 91.6 80~120 +
1,1,2,2-四氯乙烷 μg 0.250 0.229 0 91.6 80~120 +
1,2,3-三氯丙烷 μg 0.250 0.233 0 93.2 80~120 +
1,4-二氯苯 μg 0.250 0.237 0 94.8 80~120 +
1,2-二氯苯 μg 0.250 0.241 0 96.4 80~120 +
GW1 氯甲烷 μg 0.100 0.0704 0 70.4 60~130 +
氯乙烯 μg 0.100 0.0719 0 71.9 60~130 +
1,1-二氯乙烯 μg 0.100 0.0737 0 73.7 60~130 +
二氯甲烷 μg 0.100 0.0795 0 79.5 60~130 +
挥发性有机物
GW1 反式-1,2-二氯乙烯 μg 0.100 0.0780 0 78.0 60~130 +
1,1-二氯乙烷 μg 0.100 0.0775 0 77.5 60~130 +
顺式-1,2-二氯乙烯 μg 0.100 0.0832 0 83.2 60~130 +
氯仿 μg 0.100 0.0862 0 86.2 60~130 +
1,1,1-三氯乙烷 μg 0.100 0.0791 0 79.1 60~130 +
四氯化碳 μg 0.100 0.0841 0 84.1 60~130 +
苯 μg 0.100 0.0864 0 86.4 60~130 +
1,2-二氯乙烷 μg 0.100 0.0840 0 84.0 60~130 +
三氯乙烯 μg 0.100 0.0867 0 86.7 60~130 +
1,2-二氯丙烷 μg 0.100 0.0882 0 88.2 60~130 +
甲苯 μg 0.100 0.0924 0 92.4 60~130 +
1,1,2-三氯乙烷 μg 0.100 0.0879 0 87.9 60~130 +
四氯乙烯 μg 0.100 0.0851 0 85.1 60~130 +
氯苯 μg 0.100 0.0879 0 87.9 60~130 +
1,1,1,2-四氯乙烷 μg 0.100 0.0874 0 87.4 60~130 +
乙苯 μg 0.100 0.0842 0 84.2 60~130 +
108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样品名称 检测项目 单位 加标量 加标样品 原样品 回 收 率 回收率范 是否
测定量 测定量 (%)(%) 合格
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μg 0.200 0.175 0 87.5 60~130 +
邻二甲苯 μg 0.100 0.0839 0 83.9 60~130 +
苯乙烯 μg 0.100 0.0802 0 80.2 60~130 +
1,1,2,2-四氯乙烷 μg 0.100 0.0858 0 85.8 60~130 +
1,2,3-三氯丙烷 μg 0.100 0.0848 0 84.8 60~130 +
1,4-二氯苯 μg 0.100 0.0916 0 91.6 60~130 +
1,2-二氯苯 μg 0.100 0.0908 0 90.8 60~130 +
半挥发性有机物
空白加标 苯胺 μg 10.0 7.845600 0 78.5 60~140 +
2-氯苯酚 μg 10.0 7.561900 0 75.6 60~140 +
硝基苯 μg 10.0 7.544100 0 75.4 60~140 +
萘 μg 10.0 7.730000 0 77.3 60~140 +
苯并[a]蒽 μg 10.0 8.172500 0 81.7 60~140 +
䓛 μg 10.0 7.232500 0 72.3 60~140 +
苯并[b]荧蒽 μg 10.0 8.716800 0 87.2 60~140 +
苯并[k]荧蒽 μg 10.0 7.424300 0 74.2 60~140 +
苯并[a]芘 μg 10.0 7.873400 0 78.7 60~140 +
茚并[1,2,3-cd]芘 μg 10.0 7.860900 0 78.6 60~140 +
二苯并[a,h]蒽 μg 10.0 7.681000 0 76.8 60~140 +
GW3 苯胺 μg 10.0 7.456400 0 74.6 60~140 +
半挥发性有机物
GW3 2-氯苯酚 μg 10.0 7.608100 0 76.1 60~140 +
硝基苯 μg 10.0 8.185900 0 81.9 60~140 +
萘 μg 10.0 7.161300 0 71.6 60~140 +
苯并[a]蒽 μg 10.0 8.284300 0 82.8 60~140 +
䓛 μg 10.0 7.632900 0 76.3 60~140 +
苯并[b]荧蒽 μg 10.0 6.898800 0 69.0 60~140 +
苯并[k]荧蒽 μg 10.0 7.401400 0 74.0 60~140 +
苯并[a]芘 μg 10.0 7.351700 0 73.5 60~140 +
茚并[1,2,3-cd]芘 μg 10.0 7.894800 0 78.9 60~140 +
二苯并[a,h]蒽 μg 10.0 8.355300 0 83.6 60~140 +
石油烃类
空白加标 可 萃 取 性 石 油 烃 μg 5.58×103 4.52×103 1.00 81.1 70~120 +
(C10-C40)
GW3 可 萃 取 性 石 油 烃 μg 5.58×103 4.70×103 291 79.1 70~120 +
(C10-C40)
109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有证标准物质质控结果
土壤中金属检测项目均购买了有证标准物质,检测过程对于所有
标准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检测浓度均在其质控范围内。详见附件 12
中的实验室质控报告。
6.2-6 土壤质控结果统计表
样品 检测项目 标准物质 单位 检测 标准值 是否
类别 编号 结果 合格
土壤 pH 值 HTSB-2 无量纲 8.30 8.29±0.06 +
砷 GSS-2a mg/kg 18.4 18±1 +
GSS-8a mg/kg 13.2 13.2±1.4 +
镉 GSS-2a mg/kg 0.18 0.20±0.02 +
铜 GSS-2a mg/kg 19 20±2 +
铅 GSS-2a mg/kg 27.8 27±2 +
汞 GSS-3a mg/kg 0.117 0.116±0.005 +
GSS-4a mg/kg 0.070 0.072±0.006 +
镍 GSS-2a mg/kg 23 24±2 +
注:质量检查合格为"+",不合格为"-"。
6.2-7 地下水质控结果统计表
样品 检测项目 标准物质 单位 检测 标准值 是否
类别 编号 结果 合格
地 下 砷 B1908097 μg/L 9.9 10.2±0.7 + 水
六价铬 B21050116 mg/L 0.092 0.0938±0.0041 +
汞 B2004037 μg/L 0.82 0.856±0.077 +
注:质量检查合格为"+",不合格为"-"。
6.2.2 样品数据分析
本项目地块内送检共 10 个土壤样品(含 1 个平行样)、3 个地
下水样品(含 1 个平行样),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具体检测报
告详见附件 11。
6.2.2.1 土壤检测结果
本项目地块送检土壤环境样品共 10 个,其中地块内土样 9 个( 含
110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平行样 1 个)。检测的 10 个样品的检测数据结果可见附件 11:实验
室报告,土壤检出指标数共 8 个。根据《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
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0-2018)的第一类用地筛
选值,对样品各指标进行评估。
1pH
所有土壤样品的 pH 值在 7.38~ 8.05 之间。
2、重金属和无机物
本项目共检测土壤重金属和无机物 6 项,分别为砷、镉、铜、铅、
汞、镍。所有样品的重金属和无机物检出项共 6 项。
(1)铜:所有样品均检出,检出浓度范围为 19~30 mg/kg,均 低
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0-2018)的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2000mg/kg。
(2)镍:所有样品均检出,检出浓度范围为 26~38 mg/kg,均 低
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0-2018)的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150mg/kg。
(3)铅:所有样品均检出,检出浓度范围为 29.97~58.49 mg/kg,
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0-2018)的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400mg/kg。
(4)镉:所有样品均检出,检出浓度范围为 0.05~0.10 mg/kg,
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0-2018)的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20 mg/kg。
(5)汞:所有样品均检出,检出浓度范围为 0.019~0.113 mg/kg,
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0-2018)的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8 mg/kg。
(6)砷:所有样品均检出,检出浓度范围为 5.627~13.379 mg/kg,
111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366000-2018)的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20mg/kg。
3、挥发性有机物
本项目共检测挥发性有机物 27 项,分别为四氯化碳、氯仿、氯
甲烷、1,1-二氯乙烷、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
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
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
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
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根据土壤样品挥发
性有机物检测结果可知,所有样品的挥发性有机物均未检出。
4、半挥发性有机物
本项目共检测半挥发性有机物 11 项,分别为硝基苯、苯胺、2-氯
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䓛、二苯
并[a,h]蒽、茚并[1,2,3-cd]芘、萘。根据土壤样品半挥发性有机物检测
结果可知,所有土壤样品半挥发性有机物均未检出。
5、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
本项目所有样品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有检出,检出浓度范
围为 13~32 mg/kg,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
控标准(试行)》(GB366000-2018)的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826 mg/kg。
6.2-8 土壤检测数据汇总(有检出指标)

  检测指标   检出限
mg/kg
  浓度范围
mg/kg
  对照点
mg/kg
  评价标准
mg/kg
  是否超标
1 pH 值 / 7.38~8.05 10.03 / 否
2 砷 0.01 5.627~13.379 16.719 20 否
3 镉 0.01 0.05~0.1 0.6 20 否
4 六价铬 ND ND 1 3 否
5 铜 1 19~30 77 2000 否
6 铅 0.1 29.97~58.49 86.34 400 否
112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7 汞 0.002 0.019~0.113 0.304 8 否
8 镍 3 26~38 32 150 否
9 可萃取性石油
 烃(C10-C40)
  6 13~32 106 826 否
注:ND 表示未检出。
6.2.2.2 地下水检测结果
本项目地块送检地下水样品共 3 个,其中地块内地下水 2 个、平
行样 1 个。光质检测的 3 个样品的检测数据结果可见表 6.2-7,地下
水检出指标数共 4 个,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IV 类标准、《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
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
和《美国环保署地区筛选值(RSLs)》(2021.05)中对应的指标,对
样品各指标进行评估。
1pH
所有地下水样品的 pH 值为 7.4~7.6,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2017) IV 类标准值(范围为 5.5~6.5 或 8.5~9.0 之间)。
2、重金属和无机物
本项目共检测地下水重金属和无机物 7 项,分别为砷、镉、六价
铬、铜、铅、汞、镍。根据地下水样品重金属检测结果可知,检出砷、
汞,其余重金属和无机物均未检出。
所有样品均检出砷,检出浓度为 0.9~1.9 μg/L,均低于《地下水
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IV 类标准(50 μg/L)。
所有样品均检出汞,检出浓度为 0.44~0.46 μg/L,均低于《地下
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IV 类标准(2 μg/L)
3、挥发性有机物
所有样品均未检出,包括 1,1,1,2-四氯乙烷、1,1,1-三氯乙烷、
1,1,2,2-四氯乙烷、1,1,2-三氯乙烷、1,1-二氯乙烯、1,1-二氯乙烷、1,2,3-
113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三氯丙烷、1,2-二氯丙烷、1,2-二氯乙烷、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
氯乙烯、三氯甲烷、乙苯、二氯甲烷、四氯乙烯、四氯化碳、氯乙烯、
氯苯、甲苯、苯、苯乙烯、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1,2-二氯乙烯(顺式-1,2-二氯乙烯+反式-1,2-二氯乙烯)、氯甲烷。
4、半挥发性有机物
所有样品均未检出,包括 2-氯苯酚、䓛、二苯并[a,h]蒽、硝基
苯、苯并[a]芘、苯并[a]蒽、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胺、茚并
[1,2,3-cd]芘、萘。
5、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
所有样品均检出可萃取性石油烃,检出浓度为 0.29~0.35 mg/L,
均低于《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
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
(沪环土〔2020〕62 号)中附件 5:《上海市建设用地地下水污染风
险管控筛选值补充指标》第一类用地筛选值(0.6 mg/L)。
6.2-9 地下水样品检测数据(有检出指标)
  点位
检测项目
  GW1 GW3 对照点
砷 μg/L 1.9 0.9 0.8
汞 μg/L 0.46 0.44 ND
可萃取性石油烃
0.35 0.29 0.33 (C10-C40) mg/L
pH 值 无量纲 7.6 7.4 7.3
备注:评价标准为《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2017)的 IV 类水质标准、《上海市建设 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 补充规定(试行)》(沪环土〔2020〕62 号)中附件 5:《上海市建设用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
筛选值补充指标》第一类用地筛选值;ND 表示未检出;仅列出浓度有检出的参数。
6.2-10 地下水检测数据汇总(有检出指标)
序号 检测指标 检出限 浓度范围 对照点 评价标准 是否超标
1 砷 μg/L 0.3 0.9~1.9 0.8 50 否
2 汞 μg/L 0.04 0.44~0.46 ND 2 否
3 可萃取性石油 0.01 0.29~0.35 0.33 0.6 否
114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烃(C10-
C40)mg/L
4 pH 值 无量纲 / 7.4~7.6 7.3   5.5~6.5 或
8.5~9.0
 
备注:ND 表示未检出。
6.2.3 检测数据总结
土壤检测结果:共送检 10 个样品(地块内土样 9 个、平行样 1
个),检出项为 8 项,分别为 pH 值、砷、镉、铜、铅、汞、镍、可
萃取性石油烃。上述检测项目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
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0-2018)的第一类用地筛
选值。
地下水检测结果:共送检 3 个样品(地块内地下水 2 个、平行样
1 个),检出项为 4 项:砷、汞、可萃取性石油烃和 pH 值。上述检
测项目均未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的 IV 类标
准及《上海市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与修
复方案编制、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工作的补充规定(试行)》(沪
环土〔2020〕62 号)中附件 5:《上海市建设用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管
控筛选值补充指标》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115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7 结论和建议
7.1 结果与结论
地块简介: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位于苏州市相
城区望亭镇新埂村 6 组,总占地面积约为 1387.39 m2,地块西侧为空
地,南侧为不知名河流,东侧为空地,北侧为空地。该地块现规划为
公共服务用地。
第一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根据资料收集和现场踏勘情况,
可知地块用地历史及周边地块用地历史存在工业生产活动,对本地块
的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有污染隐患。为进一步确定地块环境质量状况,
故开展初步采样检测工作,进一步查明地块土壤污染状况。
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初步采样分析阶段):
(1)水文地质情况:本地块最大钻孔深度为 6.0m,场地调查深
度范围内破除水泥硬化层后由素填土和粘土组成,素填土埋深 0.00~
1.50m,粘土层埋深 0.50 ~6.00m。地下水埋深为 0.57-1.13 m,流向为
自东北向西南。
(2)布点采样:共布设土壤采样点 3 个;地下水采样点 2 个。
共送检土壤样品 10 个(含 1 个平行样)、地下水样品 3 个(含 1 个
平行样),并在地块西南侧的空地,距离项目地块约 282 米处设置土
壤及地下水对照点,分别采集 2 个土壤对照点样品(含 1 个平行样)
及 2 个地下水对照点样品(含 1 个平行样)。
(3)检测项目:土壤、地下水检测项目为 GB366000-2018 中 45
项基本指标、pH 值、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
(4)检测结果:土壤检测结果:土壤样品检出项为 8 项,分别
为 pH 值、砷、镉、铜、铅、汞、镍、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
上述检测项目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
116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标准(试行)》(GB366000-2018)的第一类用地筛选值。
地下水检测结果:共送检 3 个样品(地块内地下水 2 个、平行样
1 个),检出项为 4 项,为砷、汞、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和 pH
值。上述检测项目均未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
的 IV 类标准及其他相关标准。
对照点检测结果:土壤检测结果:共送检 2 个对照点土壤样品,
检出项为 9 项,分别为 pH 值、砷、镉、六价铬、铜、铅、汞、镍、
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上述检测项目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0-2018)的第
一类用地筛选值。地下水检测结果:共送检 2 个对照点地下水样品,
检出项共 3 项,为砷、可萃取性石油烃(C10-C40)和 pH 值。上述检
测项目均未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的 IV 类标
准及其他相关标准。
调查结论:本地块土壤检测项目均未超过《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
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的第一类用
地土壤筛选值;地下水检测项目均未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IV 类标准等相关要求。因此,该地块符合公共服务用地
规划,无需下一步开展详细采样分析及风险评估等工作。
7.2 建议
应加强地块管理,避免地块后期有垃圾倒入地块内。在后期开发
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土壤颜色异常或存在异味等疑似污染情况,应立
即停止施工,将污染情况上报当地生态环境部门,按要求进行下一步
调查、评估工作,并采取相应环境保护和修复措施。
鉴于本项目场地处于开放状态,地块在后期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入
外来填土,建议加强外来填土的环境质量管理,避免引入外源污染物。
117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若本项目调查结束后发生污染,则建议对该地块环境质量另行开展调
查评估。
项目地块企业建筑尚未拆除,建议在企业严格遵守《企业拆除活
动污染防治技术规定(试行)(环保部公告 2017 年第 78 号)》相关
技术要求,在拆除活动施工前,组织识别和分析拆除活动可能污染土
壤、水和大气的风险点,以及周边环境敏感点,编制《企业拆除活动
污染防治方案》、《拆除活动环境应急预案》。①重点防止拆除活动
中的废水、固体废物以及遗留物料。②对遗留的固体废物,以及拆除
活动产生的建筑垃圾、第 I 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第 II 类一般工业固
体废物需要现场暂存的,应当分类贮存,贮存区域应当采取必要的防
渗漏(如水泥硬化)等措施,并分别制定后续处理或利用处置方案。
③针对周边环境特别是环境敏感点的保护,加强对可能的挥发性有机
污染物、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及扬尘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现场周边围
挡、物料堆放覆盖、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
建(构)筑物拆除施工实行提前浇水闷透的湿法拆除、湿法运输作业)
等。
7.3 不确定性分析
本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针对性、规范性、可操作性”为基
本原则,调查过程严格遵循现行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相关规范、
导则及其他相关技术要求,调查结果是基于地块基础信息采集、现场
定位采集、实验室样品分析和检测数据评估等工作过程的专业评价,
客观地反映了地块目前可获得的事实情况。但因地块水文地质复杂性、
土壤异质性等客观因素,以及人员访谈、资料搜集等不确定因素,客
观上决定了无法完全消除地块调查的不确定性。
影响本次场地调查结果的不确定性因素主要包括:
118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1)本地块历史情况主要由人员访谈、历史资料和现场踏勘等
方式情况获知,地块历史资料的准确度将影响土壤和地下水分析调查
结果;
(2)布点采样时,基于现实建筑物高度及机械限制的原因(且
建筑为村集体资产,无法破坏),部分点位的位置选取进行了一定程
度的偏移,可能对调查结果产生不确定性,但因地块面积较小,且选
取点位均位于潜在风险区范围内,故判断该程度的点位偏移对调查结
果影响较小。本报告阐述的意见和专业判断的依据是:评价收集到的
技术信息,通过现场调查和检测得到的调查期间环境状况,以及本公
司的相关领域的实际经验。
(3)采样与分析阶段:污染物与土壤细颗粒结合的紧密程度受
土壤粒径及污染物理化学因素影响,一般情况下,土壤中细颗粒中污
染物含量相对于粗颗粒中较高;其次,小尺度范围相较于大尺度范围
内污染物分布均存在差异,不同污染物在不同地层或土壤中分布的规
律差异较大。样品采集的具体层位,易造成检出结果存在差异。
(4)未来后续阶段: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本公司严格按照场地
环境初步调查程序,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具备相应资质的数据提供单位。
本报告根据报告编制准备期间所获得的最新信息资料撰写,但由于项
目时间及数据信息本身的时效性等原因,项目组不能确保报告内容在
未来长时间内的有效性。
(5)其他:本报告仅作为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使
用。对于本次调查项目地块红线外区域暂不进行调查。若需进一步了
解地块外区域环境质量及对本项目地块的影响,则可另行开展调查。
最后本报告提供给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新埂村村民委员会,对其
土壤环境质量污染状况进行评估。报告中的调查结论仅适用于苏州市
119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调查区域。项目组不为委托方基于其
他目的使用本报告承担任何相关或连带责任,也不为任何第三方基于
本报告的部分或全部内容所做决策带来的后果承担责任。
120
 
 

 
苏州市家丽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
8 附件
附件 1:专家评审意见及修改清单
附件 2:人员访谈记录及踏勘照片
附件 3:现场工作照片记录
附件 4:土壤钻孔采样记录
附件 5:地下水建井及洗井记录
附件 6:现场 XRF 及 PID 记录
附件 7:地下水采样记录
附件 8:实验室资质证书
附件 9:样品流转单
附件 10:人员证书
附件 11:实验室报告
附件 12:实验室质控报告
附件 13:《苏地 2017-WG-14 号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
号:2017-G-568)简本
附件 14:其他附件
121